来的茶滋味入口生香,经久不忘。但当初自道友处得了此茶,自己效仿为之,却只得一杯苦水。道友可能为我解惑?”
老道人不紧不慢将第二道茶舀出:“那大约变的是心吧。”
手背忽地被烫了一下,张衍低下头,原是茶盏一晃,茶水溅出了些许。
“我等修仙问道,寿岁远胜凡人,心中情谊自然也难免随之消磨。”老道人怅然若有所失,不觉低声开口,“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所以小老儿这些年于此地栽种过无数种茶,最爱的,还是莫过于‘嬿婉’。”
第二百四十八章 二百四十八
老道人说着说着,自己先摇头一笑,转而将又一碗茶奉与张衍:“张掌门不妨尝尝这碗。”
张衍抬手接过,先观茶色,比之方才那第一道水煮出来的茶,更见浓郁之色,却又不显浑浊,稍微一摇晃,便有清香缭缭而出,入得肺腑,安得心神。他浅尝一口,答道:“第一盏茶茶香浮于表面,这一盏茶香却已入水,且茶已入味,不淡不涩,恰到好处,可见火候正好。”
“是了,这第二盏茶,煮的更久一些,于是一开始的轻浮便沉淀为了厚重,有了滋味,也肯时时回味。茶色虽不如一开始那般通透了,但也是耐看的。”老道人拨弄着柴火,耐心发话,“便好似这世间情爱,初尝时其实不过一点心神波澜,未必尝得尽背后种种,必要煎熬上一段时候,恍然大悟其中的苦尽甘来,才算品尝到了火候最好时的滋味。这个时候,便觉得处处都是好的,怎样都爱不释手,也就随之欲罢不能。”
那话语静静地回响在空荡的道观里,小虾们窸窸窣窣地围在老道人身边,试图爬上他的衣袍。
“再后来呢?”张衍默然良久,注视着小炉里的水第三次沸起。
“张掌门其实已有答案,又何必再问?”老道人不觉一叹。
张衍索性自己拿起玉勺,将第三道茶舀出一碗茶色渐深,茶叶沉浮间已可见些许浊意,茶香也不复初时清新。他端起滚烫的茶水,抿唇沉思片刻,随即饮下,是意料之中的味道,残香,微苦,一点鲜爽滋味姗姗来迟。
“茶过了滋味最好的那道水,再煮,自然是要变苦的。”老道人注目于他,“哪怕是再名贵的茶,再这么煮着,待得第四道,第五道沸起,最后都将是一汪苦水。不正如浓情蜜意之后,恩爱渐驰,相对成怨吗?”
张衍注视着茶碗里残留的茶汤,似瞧见了一张寡淡的脸。
“世间至亲莫过夫妻,至怨也莫过夫妻……恩爱尚在时,浓情蜜意如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犹嫌不足,他年恩爱不复,便只会落得个相看两生厌,相见不如不见,说上一字都嫌多。”
一个又一个的人都在与他诉说着一个仿佛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仿佛自己也终不能免俗。
“道友仿佛,对此颇有感悟。”半晌,张衍抬头望向那老道。
老道人轻笑一声,摇了摇头:“小老儿孤身一人已经很久啦,那些前尘往事,早已不记得了。”
“既然世间之茶煮到最后都不过一汪苦水,道友又何必执着于那‘嬿婉’?”张衍感觉着茶碗边缘的温度一点点凉透,忽地问道。
老道人仿佛有些意外他会如此发问:“这世间许多事,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哪怕早知那茶煮到最后只余苦涩味道,那便能忍住不去尝它最好时的滋味吗?哪怕最后是自讨苦吃,也没有后悔的道理。”他将早已煮浑的茶水舀出些许,吹开茶沫,将那些涩苦饮下。一炉茶已渐渐煮到了尽头,老道人喂入随后一根木枝后便不再舔柴,由得那炉火微弱下去。他在茶煮干前舀出了最后一碗早已茶色深沉的茶汤,轻轻搁在张衍手边,“只是不知,张掌门,悔否?”
张衍的目光落在那茶碗上,只觉得一些迷惑朦朦胧胧地有了答案,模棱两可间,唯有一个念头是清晰的。他笑了笑,端起茶碗,一饮而尽。
“我从不后悔。”
老道人微微笑着,似有几分欣慰之意:“张掌门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