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有人。于是便有了人。孔子说:我要仁,于是仁就来了。心中有仁,就是仁;心中有爱,就是爱;心中有佛,就是佛。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说来说去,仁成了禅。
围绕着仁,孔子作了很多阐述。在“仁”这个问题上,一开始是指某种行为,后来是指某种想法,后来就成了精神。这个时候孔子虽然还在说仁,实际上“仁”已经成了“道”。
最终,孔子不讲仁讲道了,也就从儒家成了道家。
【现实解说】对一个东西强调得太多,或者太依赖,最终就是把它精神化、神秘化了。造神运动,往往就是这么开始的。
13.22(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欢暴力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