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荆州,那还不如早一点向曹操投降。毕竟眼下众人手上还有条件可以同曹操讨价还价。真要离了襄阳,离了南阳,那到时候投降的待遇可就差得多了。所以蒯良先前弃城南渡的提议其实是在以退为进,用南渡来逼迫邓羲等人露出真面目。恰逢此时蔡夫人出现反对南渡,蒯越便顺水推舟地提出投曹。在蒯越看来蔡夫人是东莱蔡安贞的远亲,而蔡安贞又与曹操结有姻亲之盟,以蔡夫人的脾性为了儿子的安危必会答应投曹一事。最后蔡夫人也果如蒯越所测,仅凭曹蔡联姻便答应了投降曹操。
有了蒯越和蒯良起头,又有蔡夫人的强硬表态,在场的其他文武重臣自然也没二话,纷纷表示赞同投曹。于是乎,翌日一早年幼的刘琮便在襄阳众文武的拥护之下继承了家主之位。而刘琮即位后立即发布了两条指令,一为替父亲操办丧事,二为派邓羲作为使者前往樊城向曹操称降。
此时的曹操已将行辕搬到了樊城。面对刘琮奉上的降表,曹操可谓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说他之前依靠新野一战击溃了刘表的数万大军,又遣曹仁拿下了扬州重镇寿春,进军速度不可谓不快。可北方的蔡吉却已然结束了幽并之战,若非钟繇机敏夺下太原,整个并州险些落入蔡氏之手。对曹操来说早一天结束荆州之战,他便可早一天抽手对付蔡吉。因此他在得意之余,当即便将帐下幕僚招入大帐商议受降一事。
众幕僚眼见刘表身亡,刘琮请降,无不大呼天佑曹公。然而曹操的谋主荀攸却手持降表微微摇头道,“收取襄阳易,安置刘琮难。”
曹操背手而立,扭头问道,“公达,此话怎讲?”
“刘琮虽年幼,其母蔡氏却是牝鸡司晨之辈。更何况蔡氏一门在南阳根基颇深,若放任其继续盘踞荆州,主公日后难免会像刘景升一般受其制肘。”荀攸捻须分析道。
有关刘表惧内的传言,曹操是早有耳闻,也知刘表的这位蔡夫人之所敢如此嚣仗着其有娘家撑腰。所以听罢荀攸所言,曹操的脸上顿时泛起了一股杀意,“此事孤自有分寸。”
一旁的刘晔见状,心知曹操已对南阳蔡氏起了杀心。不过刘晔对南阳蔡却有着另一番见解。但见他暗自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上前向曹操进言道,“主公,据晔所知南阳蔡氏乃蔡安贞远亲。故晔以为主公大可将刘琮母子送往东莱以绝后患。”
其实蔡吉出身南阳蔡氏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由于她起家之地在青州所以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此时经过刘晔一番点拨,在场众人的心思顿时就活络了起来。就见荀攸意味深长地朝曹操提醒道,“主公,蔡安贞至今未与二公子行周公之礼,身边亦无子嗣。若南阳蔡氏北上……”
曹丕未能同蔡吉成婚诞下子嗣,也算是曹操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虽然他也知蔡吉只将曹丕当质子使唤。可是蔡吉若是迫于某种威胁真同曹丕行了周公之礼,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想到这里,曹操当即抚掌大笑道,“妙哉,就按诸君之计行事。”
------------
第七十二节 刚柔并济
.此时此刻这位刚满十五的少年正伴随着未婚妻的车驾驰骋在通往幽州的官道之上。随着南匈奴单于送还蔡文姬以示友好,蔡吉在并州的攻略也算暂时告一段落。并州的齐军需要休整,互市的榷场需要筹建,更毋庸说九、十月份还是农忙季节,实在不适宜再起兵戈。因此蔡吉在将并州委任给张辽与庞统之后,便拔营起寨前往幽州视察蓟城。
蓟城在战国时是燕国的上都,地理上又毗邻齐军的易水港,因此此番被蔡吉的幕僚提名为三大候选幕府之一。而蔡吉这个穿越者也对作为京津前身的蓟城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不过不管蔡吉对蓟城有何好感,也不论此城在后世是几朝古都,仅就东汉而言蓟城眼下只是一座地处偏远的城池,论规模与人口皆不能同另两座候补城池平原和临淄相提并论。因此蔡吉还需实地勘察后方能做出最终决断。
事实上不仅是蓟城,位于北方边境的幽并两州人口都少得可怜。须知并州一州的人口甚至都不及渤海一郡。因此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