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2 / 4)

没有流露出任何忧虑之情,相反却立马有了精神。其实蔡吉虽没打算做曹操的附庸,却也被贾诩刚才一番言语说得差点哑口无言。毕竟蔡吉在公开宣布忠汉的情况下,再想躲在一边坐山观虎斗,必定会影响自己的声誉,甚至就像贾诩说得那样引来袁绍、曹操两方面的怨恨。不过经郭嘉如此一提醒,蔡吉顿时有如醍醐灌顶。没错,还有平定内乱一招可以让自己暂时置身事外。

思虑至此,蔡吉便向郭嘉与贾诩颔首笑道,“奉孝先生与文和公所言皆有道理。不过依本府看来,吾等当务之急因先为大汉稳住五郡之地,如此方能安心出兵助曹司空抗击袁绍。”

贾诩耳听蔡吉如此表态,心知自己今日的计划并没有成功。但贾诩表面上依旧是一副淡然处之的神态,在他看来这一次不成功,还有下一次。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争斗非一朝一夕之事。随着时局的变化,自己总会有机会再次怂恿蔡吉投靠曹操。所以他跟着便向蔡吉拱手还礼道,“一切全凭主公做主。”

蔡吉见贾诩如此轻描淡写地揭过投曹一事,也知对方不会就善罢甘休。不过蔡吉同贾诩一样,自信有朝一日自己必能让这位三国名士心悦臣服地辅佐自己。因此她在冲着贾诩微微颔首之后,又扭头向一旁的祢衡征询道,“素闻正平文笔了得。不知可愿为本府草拟一份檄文与陈孔璋一较高下。”

陈琳为袁绍书写的檄文早已传遍了九州大地,无论是亲袁者,还是尊汉者,都一致公认陈琳此文可经世流传。祢衡向来自负才华横溢,此刻眼见蔡吉要他写檄文与陈琳打擂台,自然是二话不说抱拳领命道,“衡定不辜负主公重托”

“善。那本府就恭候先生大作了。”蔡吉欣然笑道。

其实此时的蔡吉并不知晓,就在她同手下的部将幕僚商讨如何应对曹袁大战之时,远在邺城的袁绍早已对她的忠诚度产生了质疑。至于诱因嘛,当然就是曹操以汉帝名义向东莱派遣使者一事。在袁绍看来自己的使者比曹操的使者要早一步到。蔡吉身为自己的附庸,理应斩杀曹操的使节以表忠心。但是蔡吉却将两方的使者一同留在了东莱。这就使得袁绍不得不怀疑起蔡吉的对袁氏的忠心程度来。

事实上,这会儿令袁绍产生怀疑的还不止蔡吉一人。在过去的数日中,袁绍除了接到兖州、河内、豫州等地一些郡、县投诚的文书之外,还颇为“意外”地截获了三封由许都发出的密信。其收信人分别是袁绍帐下的谋主沮授、田丰,以及留守幽州的大将麴义。依照信中所言,曹操先是代汉帝褒奖了一番此三人对汉室的忠心,跟着又分别授予沮授冀州牧一职;田丰并州牧一职。至于曹操给予麴义的高官厚禄,那更是丰厚。其不仅任命麴义为右度辽将军,还封其为幽州牧。

虽说大多数人接到这种密信,十有八九都会怀疑这是曹操下的反间计。然而袁绍早在讨伐公孙瓒之时,就已忌惮麴义在幽州的势力。再联想到沮授、田丰的之前竭力反对自己称帝的态度,也就由不得袁绍不信信中的内容。于是这天夜里,袁绍便将郭图、逢纪、审配三个心腹秘密招入宫中商讨此事。

却见袁绍在将那三份密信交给三人传阅之后,便铁青着脸问道,“诸君对此有何看法?”

“此乃曹孟德的反间之计”性格刚烈的审配率先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一旁的逢纪则迟疑了一下补充道,“公与、元皓虽在称帝之时上同陛下有分歧,但都不是蛇鼠两端之人,更不会为了曹操给的空头衔而背叛陛下。倒是麴义在幽州颇为势大,倘若其真被曹操收买,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袁绍听罢审配、逢纪二人所言,虽微微点了点头,可面色却并没有缓和下来。显然他并不认为沮授与田丰能置身事外。于是袁绍又将视线移向了郭图,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满意的答案。

面对袁绍征询的眼神,郭图并没有直接回答沮授与田丰是否与曹操有联系,而是沉吟了一下,向袁绍分析道,“当初陛下远征幽州之时,沮授留守邺城总管内外,威震三军。其势不亚于麴义在幽州。臣与主同者亡,此兵书《黄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