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1 / 4)

“其一,不连坐;其二,随曹规。”蔡吉竖起两根手指道。其实就算贾诩没有来,蔡吉也会同庞统谈起这两条原则。不过既然贾诩起了头,蔡吉自然也就顺势提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原则。

“连坐”指的是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所以“不连坐”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不盲目扩大整治兼并的打击范围。“随曹规”字面上看来有点接近于萧随曹规的意思。但仔细想来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所以蔡吉的话音一落,庞统忙不迭地追问道,“敢问主上,随曹规可是要吾等学曹操?”

“正是如此。”蔡吉含笑点头道。

“若是如此,吾等岂不是事事皆慢曹操一步。”庞统皱起眉头道。话说在得知蔡吉有心在幽州等地政治豪强兼并之后,庞统可是大有在幽州大干一场与曹操一争高下的意思。可听蔡吉这会儿的意思,却要他处处都学曹操行事,如此一来又怎能比得过曹操。

蔡吉见庞统没能理会自己的意思,便摆了摆手解释道,“非也。只需整治力度不超曹操便可。至于如何行事,全凭士元自行做主。”

庞统是何等人,经蔡吉稍稍一提点便领会了其中的奥妙。正如先前贾诩所提,曹操这会儿也在整治豪强兼并。只要掌握好度,便可将曹操作为挡箭牌,转移幽州世族豪强与蔡吉之间的矛盾。毕竟这些世族豪强的家业都在幽州,就算他们对蔡吉再不满,面对比蔡吉还要严厉,还要残忍的曹操,也只得捏着鼻子忍下来。绝不可能拖家带口地一路移民到东吴、荆州去。想到这里,庞统当即冲着蔡吉狡黠一笑道,“主上放心,统定会处处以曹操为准绳。”

贾诩看了看蔡吉,又瞅了瞅庞统,原本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意。显然蔡吉的这两项原则甚合贾诩的心意。其实按贾诩原先的想法,他是想让蔡吉暂且搁置整治兼并的计划,等平定天下之后再拿世族豪强们开刀。事实上之前历个朝代也是如此行事的。不过依蔡吉所提的计划倒也切实可行。于是贾诩旋即朝着蔡吉捻须颔首道,“主上处事心思缜密。是老夫多虑也。”

蔡吉谦逊地摆手道,“文和先生此言差矣。整治兼并事关重大,往后还需先生多加指点才行。”

久违的小剧场:

小凤凰:主上,请将统五马分尸,以平积怨!

小蔡:啊咧!?士元乃是想做水蛭咩!O(╯□╰)o~~~

小凤凰:~~~~(》_《)~~~~ 主上,臣告白时,可不可以用些比较美好的比喻。例如,凤凰浴火重生神马滴~~~

小蔡:噢,那士元乃想做克隆人咩?

小凤凰:_b

第十五节 得胜归朝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五节 得胜归朝

相比蔡吉的步步为营,曹操在冀州的所作所为堪称大刀阔斧。在人事方面,曹操从军队中挑选了一批有军功的将吏在地方上担任要职,替他控制和管理地方政务。此举自然是引来了儒林人士的强烈不满。御史赵彦就直接上书弹劾曹操,声称“军吏虽有功,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面于来自儒林的口诛笔伐,曹操丝毫不以为意,反倒是针锋相对地提出“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并以此为原则又从地方上火线提拔了一批官吏充实门庭。这些被曹操相中的官吏,或出身寒门,或出身士族,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地方上敢于打击豪强。

在对官场进行大换血的同时,曹操进一步提出“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而曹操头一个“所拨之乱”正是困扰大汉已久的豪强兼并。可就像贾诩向蔡吉分析的那样,冀州的世族豪强在袁绍的纵容之下早已视国法于无物,又岂会乖乖束手就擒。面对曹操真刀实枪地整治兼,各地世族豪强弹劾的弹劾,抵制的抵制。河内豪强的张晟更是率领私兵公然对抗官府,引得河内、魏郡数股豪强纷纷起事响应。仅十来天的功夫,反曹的叛军就膨胀到了上万人。而曹操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就一个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