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1 / 2)

单于看向中年人的目光中带有深深的戒备。

这个中原人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帮他们?到底是不是盛朝的阴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不仅在中原广泛流传,在戎狄草原,也是心照不宣。

甚至曾经的敌对部落,都要彻底灭杀干净。

等他真的重现先祖荣耀,甚至比先祖更进一层,占领了整个中原大地。

那时候,此人便不必再留!

而中年人全然不知,自己辛辛苦苦挑选,并为之效力的“明主”居然打着用之即弃的念头。

他甚至庆幸,深觉自己有先见之明。

日前,中年人做了一个梦。

梦中的他是一个多年不得志的小官吏,头顶的帝王来回变换,从先帝变成先帝遗腹子,再变成长公主之女,最后居然叫一个已经出嫁的王爷作为帝王。

他的官位虽低,能力也不足,却看不起朝中这些大人的做法:

出嫁之人,怎能登上帝位?这不是搞笑嘛!

自前朝始,男女之见逐渐减弱,本朝婚嫁更是格外不同:男女皆可出嫁,但是出嫁之人便要放弃一部分家族继承权,只能分配财产,不能享有父母的人脉等。而所有的家族助力,都要供给认定的继承人,让其带领家族更进一步。

皇族更是如此,凡出嫁者,只享有一任王爵待遇,子孙代代削减,直至与无,更不可能继承帝位了。

他家中兄弟两位,因着家产不丰,只能全力供养一位,而自己的年岁较长,幼弟被他构陷,草草嫁了出去。父母花费了余下的钱财,为他寻了一个官吏的职位。

因此,他很看不惯最后这任新帝。

凭什么这样的人也能入主燕都?若真这样,岂不是全乱套了!

不过看不惯也没什么用处,他一辈子呆在小吏的职位上,不得寸进。

父母曾在醉酒后说,后悔留下的是他,送走的是幼弟听说幼弟自己的日子过得极好,教养的孩子顺利考中举人,只要过了会试,便能入朝为官。

比小吏高了不知多少!

每次回想这句话,他心中总会冒出恨意,连带着帝位上的君王都看不顺眼。

要是父母知道对方的来历,将幼弟迎回来,他该如何?

又怨恨上司无眼,让自己这颗明珠蒙尘。

可后来,这些恨意都如同云烟,飘散于无了

戎狄兵临城下,新帝自刎,高官宁死不屈,坚守燕都。

而他,一个区区小吏,因为给戎狄打开了城门,立刻加官进爵,下辈子有无边富贵。

可见他应该效忠的不是盛朝,而是戎狄!

醒来后,便开始想,若依靠先知之梦,收拢后面有才能但暂未入朝的臣子,去往戎狄,提前叫他们来到中原,自己岂不是再不必受多年的煎熬,直接能封爵?

享受了梦中的荣华富贵,再叫他每日兢兢业业干活,时不时忍受同僚的讥讽,再不可能了!

所幸,他在前世经手过不少文书,知道戎狄王帐的位置,也知道最后那位陛下曾经在草原上找到一样名为“石油”的东西,用途极广……威力赫赫。

依靠这两样,他顺利成为了单于的心腹,并成功来到了北疆。

此时,先帝的遗腹子刚刚出生,处理朝政的都是内阁的老头子。

首辅卜祯常有有剑走偏锋之举,从来没被先帝采纳过,如今年老,行事更趋向保守;次辅经榕性格圆滑,从来不愿意得罪人,对谁都和和气气;三辅许蕴和……更是毫无主见,前面二位说什么就听什么。

这样的糊涂内阁,如何能与单于手下的虎将比拟?

至于西宁府那边……

那边一直是一个谜,临西王多年镇守边防,极难攻打。而他对那边的了解也不多,所以中年人舍近求远,绕开西宁府,来了北疆。

“先生?”

单于又喊了一声,见中年人回神,重新问了一遍:“先生,你说盛朝的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