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来,共商大计!""

方淮顿悟,对着李景肃郑重行礼:“是我的错,仍未以同僚身份看待将军和诸位北茹兄弟。得罪了,李将军!”

司徒曳微微一笑:“怀兴,你可是大周朝的元老,以后这样可不行啊。还有,‘李将军’这称呼,听起来仍然像是北茹的大将军。朕也得给景肃改一改了。”

召集所有人开会之前,郑邕单独找到了李景肃,开门见山地问他:“北茹王传遍天下的那篇檄文,将军看过吗?”

“刘辉现在是代国皇帝了。”李景肃沉静地回答,“二月初一,他已在平栾登基称帝。郑公子忙于赶路,怕是还不知道吧?”

郑邕略感惊讶:“确实尚未听说。不过,并不叫人感到意外。”

“没错,刘辉称帝是迟早的事。哪怕断了一只手,也没法打消他的念头。”

冷笑一声,李景肃转回话题:“那篇东西我当然看过。不过皇上没看过。他对此毫不知情。”

“将军瞒了下来?”

李景肃冷冷道:“让他看到,只有伤心难过、生气动怒,还能有什么?这种污眼睛的东西,不看也罢!”

郑邕沉默片刻:“可是将军瞒着皇上,万一皇上从别处不小心知道了……”

“郑邕,你到底想说什么?是不是因为那篇檄文,导致颍州城里有些人反对皇上的提议,不愿接纳我们北茹人?”

郑邕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正是如此!既然将军也看过,就该知道那篇文章写得太露骨太下流。满篇淫靡之辞,不惜歪曲事实,对皇上和将军的人品极尽污蔑诋毁之能事。不明就里的人看了,怎么可能不气愤?现在甚至有人提议,既然皇帝如此厚颜无耻,根本不值得拥立,不如承认江南为正统,也能避免分裂国家的罪名!”

李景肃气得咬牙:“该死的刘辉和司徒玮!竟然想出这种损招!要是因为这篇东西,让皇上的理想化为泡影,真是亲痛仇快了!”

郑邕深深吸气,沉声道:“我等也不愿见到此等事态。皇上提出的理想,因为有你,才让我感到有实现的可能。倘若你跟皇上分开,恐怕……”

“我不会跟他分开。”李景肃断然回答,“即便我顾虑他人议论,与他断情绝爱,诋毁和中伤也不会停止。嘴长在别人身上,要怎么造谣污蔑,还不是由着别人?不想拥立他的人,照样能找出理由。这跟他是不是屈从我李景肃,毫无关系。”

“……将军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人言可畏,道理我懂。等到了颍州、见了你父亲再说吧。我也想见见,闻名江北的颍州郑琨,到底是怎样的人物!”

郑邕微微一笑:“家父久仰李将军大名,也十分期盼能得一见!”

“不管怎么说,檄文的事,我希望你们也不要在皇上面前提起。”李景肃叹了一声,“好不容易让他恢复了精神,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被那些无耻下流的文字再度伤害。以后如果有必要,再找机会告诉他吧。”

郑邕心情复杂,迟疑着回答了一个“好”字,内心深处却隐隐感到有些不妥。

“对了,还有一件事,不知郑燧告诉你没有。”

“何事?”

“我与皇上、方大人也都提起过,想为我的堂弟李景溪寻觅一门亲事。倘若能够与颍州名门结亲,再好不过。”

“哦?联姻吗?这个提议不错!父亲应该也会赞同!”

“不过我问郑燧是否有合适人选推荐,他模棱两可,一直没给我答复。”

“是吗?我们兄弟虽然没有亲姐妹,但我叔伯家中尚有几个堂姐妹待字闺中,人选应该不难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