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而在越枭身上是截然不同的。

越枭流落在外多年,不仅聪明,心思也细腻,他会察觉生父对他的提防,他会难过,然而一个从未得到过父爱母爱的人注定是缺爱的,此时,若身为亲兄长的太子能够站在他的那边,补足他的缺失,点亮他前行的路。

再如夫人所言,一个王爷远比一个普通的臣子力量更大。

倘若越枭往后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将聪明用在正道上,那也算是物尽其用。

不过,裴如衍心里的这番话,多做的思考,并未对谢桑宁言明。

他看着她目光清亮,似乎她只是单纯地希望一家和谐、将来不再有位高权重者鱼肉百姓。

裴如衍看着她两颊的小漩涡,自己亦被感染,笑意更深。

他转身踏入屏风后,快速换了身衣裳,随即就要出门办事。

事情的发展在意料中,但顺利的程度远超意料。

裴如衍在余嬷嬷那一问询,便问出了因果,巧就巧在,余嬷嬷真的认识当年为皇后生产的嬷嬷,接生的嬷嬷也是宫中资历深厚的嬷嬷。

时隔太久,可余嬷嬷从未忘记自己的好友,在被问起时,还有一种“该来的终于来了”的感觉。

向来严厉的余嬷嬷,面上既激动又沧桑,主动跪在裴如衍面前,“还请世子为亡人做主!”

根据余嬷嬷描述,宫中寂寥,宫人都会结交自己的好友,她与李皇后的接生嬷嬷楚嬷嬷交情甚笃,楚嬷嬷在皇后生产当夜便受到了威胁,原是打算一辈子守着秘密的,可那夜却怎么也睡不着,眼皮跳个不停,她心想自己很有可能会被灭口,连夜偷跑去找余嬷嬷,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还交代自己若有万一,肯定是李皇后一伙人干的。

果不其然,那之后没多久,楚嬷嬷便“回乡”了,包括当时知晓内情的几个人,都以各种原因出宫了。

余嬷嬷心中害怕,也有暗中打听过这几人出宫的生活,奈何身在宫闱内,无法知全貌,她一无证物,二无人证,毕竟她只是听楚嬷嬷说的,而非自己亲眼所见,故而不敢贸然向陛下揭发。

加之,李家势大,当时太子未归,宣王又极有可能继承储君之位,不论李皇后是否扔了一个孩子,但宣王是真的皇嗣啊,余嬷嬷不敢与之相斗,怕自己也会丢了命去。

一眨眼在宫中度过这么多年,年岁到了之后她明明可以回乡,可是,想到昔日好姐妹含冤而死,余嬷嬷又无法完全视而不见,遂留在京中,想着万一有什么转机呢?

余嬷嬷自知自己没有能力扭转,但难保别人没有,倘若真能等到真相大白那日,她是愿意站出来指证李氏草菅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