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是个什么流程?”老夫人说:“按照旧例,各家女孩送入宫中,是直接住在后宫里,每日有宫女嬷嬷服侍,顺便教宫中基础礼仪,这个预备时间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月,而后才是面见陛下,选中的查问名字家世,登记入册,落选的赏给绸缎。选看结束后,皇帝便指派嬷嬷到中选之家教导宫规,礼部拟定吉日,一起接入宫中。”

杨戬慢慢点头:“这么说来,到时候陛下是只看脸,不看家世,看中了脸才问是哪家的。这就好办了。”杨戬又对杨信说:“父亲在陛下面前万不要提我,陛下这次选妃,或许也有太后皇后两派都主和的缘故。他既想要后宫有主战派妃子,父亲又是主战派里头一人,我就很危险了。”杨信也觉有道理,便答应了,又说:“连年不太平,陛下突然选妃,也许会遭到反对而搁置。”“不然,父亲看得深远,所以忧心忡忡。但眼下大坤国力强盛,虽有些旱涝灾害,国库充实,官吏也还能干,既无内乱,赈济又及时,元气恢复得也快,比起立国前的民不聊生,却是百年太平盛世。只怕这次选妃热闹非凡,”杨戬说,“全国官吏的女儿都参选,在父亲看来是浪费钱财,在待选各家看来却是飞黄腾达好机会,所以必定踊跃送女。人一多,我就更容易蒙混过去。我在宫里那几天,只管低头做人,要多窝囊愚蠢有多窝囊愚蠢,陛下一个满腔抱负的少年帝王,绝对不会想在后宫再安置个姚国舅了。等他选完了,我是哪家的也就不重要了。”一家人都笑道:“偏你机灵。”

【作家想说的话:】

由于作者这个老色批对历史的了解非常浅薄,知识来源除了课本就是地摊上的盗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类,所以直接把帝戬传送到架空王朝,一来不用再管史实,太后皇后和我们的贵妃娘娘都可以尽情作(搞)妖(黄),二来朝代受唐僧取经限制,如果放正史朝代,只能设在取经成功之后的朝代。既然不能设在汉唐这种盛世,后头宋明历史又凄惨,何况我也不熟悉,搞个黄还要想女人受欺压国破又家亡之类的糟心事,实在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干脆还是架空吧,就像海棠春睡里跑去三千小世界一样。

文中为了省事还是用玉帝杨戬,但他俩忘记前尘不认得彼此。别人提杨戬用“她”,叙述仍用“他”

四: 杨戬入宫待选,遇见疯人和故人

四: 杨戬入宫待选,遇见疯人和故人

杨戬所料不差,圣旨一出,百官果然对此极为赞成,皇帝今年才二十三岁,后宫只一个皇后,余下的不过小猫三两只,大把的位置空着,不少人早就惦记让皇帝选妃了。文官想送女儿入宫,加重和谈派份量,武将也想送女儿入宫,吹吹枕头风把自己调离苦寒之地,便是自己回不来,女儿在宫里也好过跟着自己吃沙子。偏远的自然想鸡犬升天,连皇后娘家都想再送一个入宫。

平和侯夫人坐在平阳宫里,笑容满面:“你父亲的意思是,你妹妹进来,也好照顾你,如今外头适龄的男人,都是些边关野人,你妹妹哪能吃得了那个苦呢!进了宫,只在你之下,别人也欺负不得,岂不更好?”平和侯妾室好几个,皇后是庶出,当时世宗要选太子妃,看来看去,家世门第、政治立场都合适的,只剩平和侯与燕山伯,燕山伯爵位有些太低,又不是世袭,世宗便定了平和侯。平和侯家只有庶长女年纪合适,世宗不在意嫡庶,于是这个长女就做了太子妃。

皇后心里自有盘算,这几日平和侯夫人频繁进宫,叫她劝皇帝,她嘴上应着,皇帝来时察言观色,略说两句,见皇帝不乐便住口了,不料身边跟进宫的奶娘私下里却训斥她不为家族考虑。皇后自小长在嫡母身边,奶娘侍女都是嫡母的人,入了宫也没能逃脱掌控,皇后心里万分不愿妹妹入选,却不敢顶撞嫡母,便用宫里人的套话迂回应道:“夫人尽管放心,有本宫在,一定给妹妹安排个最好的归宿。”平和侯夫人点头微笑:“我养了这些儿女,就你最懂我的心啊!也不枉你一生下来就抱在我怀里养着,可见这感情是有的。”皇后笑道:“夫人待我的好,我岂有不知道的呢?夫人待我如亲女,我自然要待妹妹百倍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