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2)

***

叶渚亭的长眠之地,其实还是容津岸选定的。

当初叶渚亭因太子逆案被关入天牢,不见天日音讯全无,外面流言纷纷,是孟崛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悄悄将容津岸和叶采薇带到天牢中看望。那时候两人已经定亲,叶渚亭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郑重托付给爱徒,没过两日,他便暴病而亡。

太子逆案证据确凿,叶渚亭身为罪臣,未定罪而亡,自然也不可享有任何身后之名,嘉泰帝念在叶渚亭多年来对社稷的功劳,允许容津岸以女婿的身份带走叶渚亭的遗体,自行下葬。

“那个地方山清水秀,远离尘嚣,后面还有一大片桃林,我走了好几处地方,选来选去,那里是最合适的。”当初容津岸这样说。

因着太子逆案到结案已过去了数月,叶渚亭下葬的时候,叶采薇已经病得很重,出于种种,她没有去送亡父最后一程。

所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到叶渚亭的坟前。

确实,这里和容津岸当年描述得一样,山清水秀,远离尘嚣,后面的大片桃林硕果累累,是晚熟的品种,正如叶渚亭希冀和盼望的人生。

“青青,这个就是采薇姑姑的爹爹,是容安哥哥的外祖父,阿娘跟你讲过很多次的,青青还记得吗?”孟冬青坐在孟崛的怀里,顺着温谣的手指,看向那座森森的墓碑。

但孟冬青毕竟才省事不久,连碑上的篆刻的字都不太认得,更对生老病死并无概念,温谣所说的话她都似懂非懂,只觉得这里的风景真是好。

风景这么好的地方,阿爹和阿娘怎么第一次带她来呢?

“青青想起来,阿娘跟青青说过的,叶爷爷是个很好很好的人,阿娘会一直记住他。”温谣柔美的脸露出哀伤的神色,孟冬青看在眼里,软软糯糯说道。

“对,是,叶阁老是个很好很好的人……他是阿娘和大舅二舅的恩师,若没有他,阿娘不会有这么多学问,大舅和二舅也考不中进士,但,但他不仅仅是我们的恩师,”

说起往事,温谣哽咽起来,嗓音微微发颤,

“我们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他待我们极好极亲厚,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阿娘那时候,好羡慕你的采薇姑姑,有这么好的爹……”

这世上还有比叶渚亭更好的父亲吗?

于公,他是当世大儒,才学绝然,又是清流领袖,主导了许多政事,是社稷和百姓的栋梁;于私,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辞去官职,妻子病故后,又终其一生对她一往情深,一人又作爹又作娘将亡妻留下的独女抚养长大,给予她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如珠如宝般娇她宠她,把她养成了京城里最有风貌、最独树一帜的那个,谁人不艳羡?

温谣越想越伤心,以帕掩口,哭得凄凉悲切,孟崛腾出一只手来,轻抚她的脊背安慰她,孟冬青也伸手出来,努力够到她满脸的泪珠:

“阿娘莫哭,大夫说阿娘不可以伤心掉眼泪,阿娘莫哭。”

叶采薇母子正跪在叶渚亭的墓碑前烧纸,两个人俱是默默不语,身后温谣一家三口的话,分明落入了他们的耳朵里。

到了这个时候,叶采薇反而不落泪了,就像数月前她时隔五年再次到姚氏的坟茔前祭扫,也没有嚎啕的眼泪。

当初的无尽悲辛,长在了土里,生根发芽。

“阿娘,这个是谁呢?”香纸燃尽,蜡烛泪干,叶琛终于忍不住,指着另一座墓碑问。

温谣想立刻替叶采薇回答。

容安,这是你外祖母姚氏的陪嫁烟柳,我们都叫她柳姨,你外祖母走得太早了,是烟柳一直陪在你阿娘的身边,打理叶家上下、悉心照顾你的阿娘,你外祖父走后不久,她也病故了,是你爹做主,让她和你外祖父一起葬在这里。

容安,你外祖父一生都对你的外祖母一往情深,就连叶府里缺少一个主理事务的主妇,他都是让你外祖母的陪嫁来做,十多年来,他身边再没有一个女人,我们也再没听说过任何关于他的绯闻轶事。

“她……她是你外祖父续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