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后边的处理方式,运输队确实有失衡量。可夏同志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习,就能开?货车,显然?是很有天赋的,这个天赋肯定不能因为闲言碎语就埋没了。”

国人大?部分都没怎么接触汽车,培养一个驾驶员好几?年,也要花费很多费用。

要培养一个能跑远途的司机更是难上加难。

男人继续道:“这劳动改造过后,就已经?算是洗心革面做人了,再加上没犯无可挽回?的大?错,原则上,生?产队和?社会工作不得过多歧视。”

“要是这回?真的惩罚了夏同志,只会让广大?劳动改造的群众寒心,不认真改造。”

听到男人这么说,沈靳和?大?队长都定定地看着他。

男人站了起来,公布了答案:“鉴于夏向东同志的贡献,所以市革委会决定在夏向东同志的档案上消除记过的成?分问题,运输大?队的工作维持不变,考试也不受影响。”

说到最后,朝着沈靳伸出?了手:“恭喜了,夏同志。”

沈靳也站了起来,和?他握了手。

苏窈在外头等了十来分钟,就看到那?几?个人从?里边出?来。

苏窈和?沈靳相视了一眼,忙招呼道:“今天请席,几?位同志大?老远跑来,先吃了饭再走吧。”

穿着中山装的男人摇了摇头:“不了不了,这会还要赶回?市里,就不用客气了。”

“我们?就先回?去了。”

把人送走了,所有人都看向了大?队长和?沈靳。

苏窈问:“什么情况?”

大?队长笑了:“啥事都没有,甚至还消了档案上的成?分问题。”说着,拍了拍沈靳的肩头:“现在向东可是个清清白白,没有污点的体?面人了。”

苏窈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事总算是过去了。

大?家?伙都走了,苏窈才问:“报社那?边,也就是那?篇报道怎么处理的?”

沈靳:“这点倒是没仔细说。”他琢磨了一下,随即轻松笑道:“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

一行人坐上了汽车,中山装的男人就说:“一会到玉平县,去一趟报社。”

另一个人问:“科长是想去问报道谁写?的?”

被叫做科长的男人面色肃严:“报道我也看过,这写?报道的人思想觉悟太过偏激,要是不重视,恐怕这次就算市里的决定,都能质疑,继续挑起社会争端。”

“也是,就因为这报道,都不知道乱成?啥样了,听说还有农场因为这篇报道而罢工呢。”

这劳动改造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错进去的。

这报道一出?来,再有人煽风点火,这只怕不止一个劳改农场罢工。

事情闹得太大?了,要是这回?处理不当?,就会越演越烈。

领导的意思,就是把这件事平息下来,绝对不能传出?市外去。

那?么现在就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第112章 第112章 女记者的惩罚

市革委会的几个人到了玉平县的报社, 还没进去,就在报社外头看到围了一群民众。

甚至有一个也穿着白衬衫,一看就是文化人的年轻男人拿着大?喇叭, 大?声道:“我们不是闹事, 只是想知道为什么?就因为盲流而劳动改造了三个月,就否决了t?夏同志的所有贡献?”

“谁能保证一辈子都?不犯一点小错,人人都?做错过事,可?为什么?就针对这一件事,非得把受过荣誉的救人英雄弄得前途尽毁?”

听到这些话?,市革委会得几个人面面相觑。

“这之前不是只去了运输大?队么??现在都?来了报社了……”

科长?神色严肃了起来:“这件事必须得更加重视了。”

报社内,报社的总编扶着额头地坐在位置上,面前站着的是之前去运输大?队采访的几个人,还有负责审核的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