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后,江晚逐渐觉得各个科目都变难了,虽然依旧擅长数学,但英语变得像天书一样,不知道从哪里学起。父母学的都是俄语,不能给她提供什么帮助。

江晚合上枯燥的英语书,从抽屉里取出同学间流行的琼瑶小说,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没关系嘛,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呢?

用当时流行话说: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爸妈大学毕业,工资也不比隔壁工人高。工人下班还更早,有时间陪孩子玩耍。不知道多少次,江晚躺在床上听着隔壁的欢声笑语,在被子里偷偷流泪。

江晚知道,不能被爸妈看到自己在哭,否则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怒火,他们说哭是无能的表现。可是弟弟想哭就哭,妈妈会心疼地抱住他。也许是因为他年纪还小,而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吧。

临近毕业,江晚对日后能做什么迷茫了起来。做学问没脑子,做工人没力气,像姥姥那样做个家庭主妇也不错?

这次父母竟意外地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女孩子结婚了就有人养了,不用为工作发愁。只是母亲特别叮嘱她:要找个家里条件好的,本地的,别像我跟了你爸,吃了一辈子的苦。江晚听进了心里。

就在寂寞如水的高中生活里,一个叫夏彬的男生闯进了江晚的视线。

他高考落榜后,来江晚的高中复读,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高大帅气,脑筋活络,风趣幽默。许多女生喜欢他,给他递情书,男生竟也不嫉妒他,以和他交好为荣。

他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本事,温柔阳光,善解人意,轻易俘获人们的好感。

江晚当然也注意到了他,但遇到了也只是远远看两眼。夏彬却总是在食堂、操场、楼道里,见缝插针地和她搭话。每三句话里,就能夹两句笑话,让江晚乐不可支。旁边的同学看到了,也纷纷起哄。

忽然有一天,夏彬不来学校上课了,江晚担心他遭遇了意外,又不知道去哪里联络他,急得茶饭不思。

三天后夏彬又出现了,给江晚带了一条项链,说他这几天去渔乡市倒卖了几条烟,赚了点钱。这对从小是乖乖女的江晚产生了莫大的冲击。倒卖香烟不是违法的吗?他一个人怎么去的渔乡?一路没被关卡盘查吗?夏彬像个谜题一样吸引了江晚的注意。

“想知道吗?做我女朋友,我就讲给你听。”

江晚无法抑制地点了点头,让夏彬把项链拴在了她的脖子上。

(按相关规定,本书所有城市,均为架空城市)

呜呜一天一章根本不够看,很喜欢这种慢慢展开更多看似偏离的故事,越来越好看了!

谢谢宝子喜欢!

呜呜要是把江晚和弟弟一起送去江晚姥姥家,就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了吧!不会养小孩就不要接回身边来嘛(气呼呼

同感啊 要是一直待在姥姥家就好了

忍不住地想,其实这个开局已经很好了,优渥的家庭条件、爱她的姥姥、前途光明的父母,故事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这样的呢?

是啊,外人看着好,但都是虚的。没有什么外在条件能保证人一生幸福。

开头王维的那首诗,是江晚名字的出处。 诗的大意是: 这里有美酒佳肴,你再不吃的话,太阳可快要落山了。 此时秋风吹着衣裳,鸟儿也返回树林。 城东有人正在洗衣,砧板的敲击声空灵渺远。 林梢染上薄暮的色彩,蝉声逐渐离你远去。 时光一去不复回! 我的朋友啊,为什么只有你,还是困顿局促的样子? 江晚生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繁华的都市,优渥的家庭,但是这一切好像和她没有关系。 大家都在吃着好酒好菜,歌颂时代机遇,歌颂生活。我的朋友啊,为什么只有你,还是困顿局促的样子?

看到江父的黑馒头一下子想到平凡的世界了

再坚持一章……感觉有点压抑了……有了娃之后就很难不想到自己和娃的将来……

江晚好可怜啊,她的理想,一次没被推进探索过。最后沦为没有理想的人

第十一章 夏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