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陆思雁不得不说一些场面话,“有好几个同学认可陈老师的人品,愿意帮他作证。”

陆思雁从小福星的眉眼间看到一闪而过的惊讶和戏谑,仿佛轻易就看穿了她的假话。

“小福星,你如果认识爸爸的学生,可以和他们了解一下情况,搜集一些他对学生好的事例。舆论虽然作用不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官的感情倾向。”

“可是姑姑,”小福星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一个网页,递到陆思雁面前,“你的舆论工作做得有点慢,对面已经出招了。”

昨晚,江晚在夏遊的枕头里发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她一打开就认出了这是夏遊的笔迹,是用钢笔在恒中发的草稿纸上写成的。

江晚一口气读完,逐页拍照,把它发到了网上。

是悬疑侦探类的,期待元凶落网。

感谢关注,比心??

写得太好啦!文字考究又紧凑,有很多细节观察。高中已很遥远,但又被带回了熟悉的环境和心态。虽然主要人物只列了几个,但出场的每个人好像都有详细的背景交代,好奇故事的发展,更好奇这么多人会形成怎样一个世界~

呜呜呜太感动了!谢谢亲!

每章结束的位置都好巧妙地掐在让我抓心挠肝的点上!!

节奏蛮紧凑的,继续看

感谢关注!加个书架不迷路~

节奏好妙啊

第六章 夏遊的绝笔信

夏遊的绝笔信中写道:

高中毕业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在等待着我。有些事应该遗忘,应该和试卷一样被从高楼抛下,但那些事情积压在我心里,过去越久就越清晰。

如果就这样遗忘,作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去享受我前途光彩的人生,我是不是就成了钱理群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写下来吧,应该写下来吧?可是提起笔又不知道写给谁,就当是写给自己的日记。

最开始,我对陈华老师的印象不错。高二分班时得知自己被分到了陈老师的班上,我感到很幸运。我在初中就听过他的名声,虽然严厉了点,但能出成绩,敢打硬仗。他寸头,戴眼镜,微胖,笑眯眯。夏天穿一件白衬衫,用皮带掖在西裤里。

第一节语文课,陈老师表现得亲切和善。他抱着一个信箱走进来,让我们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目标的大学,对自己的寄语,再把纸投进信箱里。高考结束,我们再把信箱打开,看看自己的梦想有没有实现。我写了 N 大,希望三年后,我能在 N 大参加开学典礼。我不喜欢北方的肃杀,更喜欢细雨轻风的江南。

开始上课前,陈老师让我们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把老师说的话当圣旨,不要当手纸。有些同学总爱耍小聪明,觉得自己比老师厉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结果往往是毁了自己。四十分钟好好听一节课,比你自学大半天都有用。你们只要听话,我把你们都送进 985。

瞬间,班里沸腾了,大家大笑、惊呼起来,有人还忍不住鼓起掌。陈老师也笑着推了推眼镜。都说上了恒中,就是一只脚踏进了保险箱。能在开学第一天,得到老师这样的保证,我觉得自己安全了一些。

但是紧接着,我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

最开始的异常,是从一次手机搜查开始的。大概是开学一个半月左右,晚自习时窗外漆黑一片,秋风猛烈地拍打着窗户,拍得人心惶惶。

陈老师突然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说接到同学举报,有人把手机带来了学校。他让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东西都翻出来放在桌上,逐个检查,最终在李航星的书包夹层里翻出了手机。陈华立刻给李航星家长打电话,让把孩子领回家停学反省,什么时候写够一万字的检查什么时候回来。

李航星的父母给他说情,孩子上学太远,早上五点半就得出门,天黑才能回来,怕路上出意外才给他配了手机,他在学校也从没把手机拿出来过。但陈老师说校规就是校规,不能为他一个人搞特殊。

我们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