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喧几句,将人请了进去,要泡茶招待,陈氏让别客气,先看看宅子。

这是正题,那妇人也就笑着领他们一行人看宅子:“这宅子是十年前新修过的,用料扎实,这些年打理得也还好,后院有井,用水也方便。”

确实如朱中人所说,是个修得方正的大两进,一进院正房是五间七架梁的大屋,左右东西厢房各三间,耳房一间;二进院五间正房,左右厢房各五间,从穿廊到后院,还有一个打理得极精致的花园,一个马厩。

围墙修得高高的,车马可由后门进出,宅子里也有井,用水上也方便。

这说是两进,其实看大小抵得过一个小三进了。

转了一圈,陈氏真真是极喜欢的,就去看柳渔,低声问她意见。

柳渔显然也颇喜欢,微微点了点头。

后边就是问价了,宅子的价格,那妇人是早就知会了朱中人的,宅子是真好,价格也不便宜,县里普通的两进小宅子二三百两,这宅子要价却是四百二十两。

这再添一百两,能直接买到一套三进的院子了。

不过陆洵也知道,这一处地段好,加之这宅子占地较大,也颇新,四百二十两,价格倒不算太高,便就看柳渔的意思。

柳渔其实对这宅子颇喜欢,且小两进的宅子大多是没有马厩的,这宅子占地的面积完全可以建三进,却把省出来的空间做了花园和马厩,正合了柳渔心意。

因而就点了点头。

陆洵和陈氏其实也属意,见柳渔点头了,就与朱中人和房主的女儿交涉,价格上是让了让,收四百两整。

说到家具,房主的女儿先问了陆家这边要不要,要的话三十两折旧给他们。

陆洵先看陈氏,陈氏摇了摇头,用了十多年的家具,小两口的新居,自然不好要些旧家具的,这个陈氏准备后边自己送儿子一套摆在正房,其他的再慢慢添置上就是了,柳渔的家妆里也不少家具,长丰镇那边其实不缺家具,等十月中下旬交了房可以慢慢都运到这边来。

于是笑着与那房主的女儿道:“是小两口的新居,到时候我们给置办新的,这家具就不用了。”

房主的女儿笑笑,也无所谓,只说到时候就把旧家具都送亲眷,会在交房前搬出。

两边说定了,柳渔又中意,陆洵就付了五十两的定钱,签下了合约,算是把这房子先定下,等陆承骁回来再付尾款办房契。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啊,晚了,老家那边出了点事,白天一直打电话沟通,很晚才码字,今天还是加不了更,我再写一点明天的存稿,争取明天加更吧。

第142章

因还只是付了个定钱,陆洵和房主这边依规矩先给了朱中人一份辛苦费,至于中人费,这需在宅子真正成交,去衙门交过契税、办过房契之后给付。

若是别家,朱中人还真不会这样带着两边的买主和卖主直接碰头,可这买家是陆丰布庄东家少爷,朱中人觉得这样的人家不至于少他几两中人费,卖主这边一时半会儿搬不了,索性大大方方带着去。

柳渔跟着陆洵夫妻出去一趟,回来跟卫氏说她和陆承骁婚后住的宅子定下了。

把卫氏唬了一跳,“就定下了?”

陈氏来喊柳渔出去,是去看房子,这事卫氏是知道的,听闻陆承骁去两浙前就寻了中人,卫氏还笑说柳渔是掉进福窝里了。

如今这才出去一趟,倒是定下来了,也是没想到的,细问了宅子在哪里,价格几何,大小怎样,宅子里又怎样。

虽不曾看见,只听柳渔说说,卫氏就笑弯了眼。

这替侄女儿高兴过后,转头倒是添了心事,道:“你三个哥哥,尤其你大哥,这婚事我现在是真犯愁了,二十二了,他怎么就不知道急?”

柳渔听得想笑,被卫氏拉住:“你帮我侧边问问。”

卫氏已经怀疑柳晏清是不是面皮薄,对着她这当娘的不好意思说了。

柳渔笑着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