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幅对联十文钱,一天下来也能赚不少,不过对比下一年读书的花销,这点钱可就不够看了。
对联买好了又买年三十要贴的灶王爷的新像。
想起马婶儿家今年还没什么动静,顾柳还有些奇怪,便问了一句:“眼看都要过年了,怎么不见马婶儿他们来镇上买对联。”
云裴听后便笑了:“马婶儿家对联不用买,守信每年都会写好了送来。”又想起顾柳可能还不知道严守信是谁,便又给他解释道:“守信就是给锦哥儿定下的人家,名字叫严守信,家里是东宁村的,是个读书人,前年已经考上了童生呢。”
闻言顾柳还有些诧异,他自然知道马卫锦已经定了亲,明年就要成亲了,却不知道原来给他的将来的夫家还是个读书人呢,而且东宁村在山的那边,和他们这片不是一头的,那么远,照理平时应该不会撞见才是。
见他感兴趣,云裴便给他解释道:“听说是守信在镇上念书的时候有一回撞见了锦哥儿跟着阿嫂在学堂附近卖东西,就相中了,马婶儿他们原本不想让锦哥儿嫁的那么远的,不过守信上门求过好几次,马婶儿他们见他心诚,于是也就托人打听了一下。”
“守信家里也是农户人家,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父母也都是老实人。乡下人家要供个读书人,日子虽然清苦一些,但马婶儿想着,读书人到底金贵一些,而且将来若是当真考中了,以后锦哥儿就是秀才夫郎了,就算没考中,一个读过书又识字的童生,将来在镇上找份活儿干也是不难的,所以就同意了。”
闻言,顾柳这才点了点头。
一想到明年夏天,马卫锦就要嫁到东宁村去了,他心里还有些舍不得,只是马婶儿一家人那样疼马卫锦,给他挑的夫家自然也是好的,而且这童生都考上了,想来那严守信在读书这一头还是不错的。
就说顾良,书一年年的读着,花了家里不少钱,到现在却连个童生都还没考上呢。
不过过日子最要紧的还是相公的人品,时下的读书人身上大多都有一股子酸腐气,只看顾良便是了,仗着自己度过几年书,家里的事儿什么都不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于是顾柳又问了一句:“那严守信为人怎么样?”
“我觉着还不错。”云裴是见过严守信两三回,帮着顾柳接过手里的一包饴糖,说起他对严守信的观感。
“守信虽说是个读书人,在家却也是会帮着下地的,定下亲以后这两年有时也会来马家帮着他们干活,为人并不倨傲,马婶儿他们对他还算满意。”
“这样就好。”顾柳听后也弯了弯眼。
他和马卫锦两人关系好,自然也希望马卫锦将来能加个好夫婿,日子过得和顺美满。
知道顾柳关心马卫锦的婚事,云裴想了想,便道:“今年过年的时候,守信应该会上门来给马婶儿一家拜年的,你要是想的话,咱们那一天也可以去坐一坐。”
这主意好啊,顾柳一听便点头。
闲话聊完,两人又接着去买其他的东西。
过年祭祀用的香烛纸钱之前已经买好了,这次就不必再买,但是鞭炮爆竹这些还是要的,糕点蜜饯也得再买点,手里有钱了,今年就好好的过个丰年,除此之外还有鸡蛋和酒水。
集子上逛了一圈,两人的竹筐里都装了不少东西,镇上人太多了,大冬天的硬是挤出一身汗来,于是两人买完了东西也没心思再逛,提上东西就走了,临出镇子的时候,顾柳见官道上有人卖灯笼的,便当真买了一对红灯笼提着回家了。
回到家时云裴还感叹了一句,从来不知道过年原来有那么多事儿要忙。
顾柳也是如此,从前在顾家时,一到过年虽然他要干的活儿也不少,但上头再怎么说还有个李玉梅,李玉梅平时虽然不怎么管家里的事儿,但到了过年还是会操持一下的。
今年嫁来云裴家,上头没有个婆母帮衬着,什么事儿都要自己来。他生怕自己有什么东西忘了,或者年节的礼数没有顾好,得罪了祖先神明,所以什么事儿都准备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