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细。

然而虽然每天忙碌,但他却仍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这是他过过最开心的一个年了。

第58章

进入年二十八,过年的脚步也就愈发近了。

二十八,把面发,今天的任务就是在家发面。

老祖宗的习俗,进了正月以后,从大年初一到初五都不能动生的米和面,而年三十那晚要忙一家人的年饭,所以从年二十九开始,就要提前开始蒸好过年五天里要吃的包子、馒头和饺子。

要蒸那么多的包子和馒头,可不是要提前一天在家把面都发好嘛。

蒸馒头、包子,用的是发面,而饺子、面条,则用的是死面,得分开做,因着发面要发的时间更久,也更麻烦一点,所以先揉发面。

想着要做够后天五六天的量,所以顾柳一次性从面缸里舀了十斤面来和面。

给发面做引子的老面顾柳前一天已经留好了,揪一小团下来,掺点温水,然后和新的面揉到一起就成。

那么多面自然不可能一次性和完,还得分成几趟,十斤面和下来,顾柳的手都酸了,揉好的面团放到一边的盆里,上头盖上一层湿润的布,等半个时辰后醒好了还要揉面。

每逢年节下,光是做包子馒头都能把一双手给累断了,旁人的家里头人多,女人双儿们一起上阵,还能分一分,顾柳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云裴倒是想帮忙,然而试了一下无论是和面的手法还是力道都不行,和出来的面不是硬了就是软了,还费面,如此一遭,顾柳便不让他再碰他的面团了。

这会儿见他活好了面终于能歇一歇,云裴赶紧端了碗水让他喝,又给他捏一捏酸痛的手,有些心疼道:“辛苦你了。”

忙碌一阵,顾柳的额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却摇了摇头,要把这些东西都弄好了他的心里才能踏实一些。好在一年也就忙这一次,做好了,正月里也能好好的歇着。

只稍稍歇了一会,顾柳又开始和起做饺子和面条的死面来,这个倒是比发面团做着容易一些。

和完死面的面团,那边的发面的面团也醒发好了。

醒好的面团比原来大了一倍不止,用手一扯里头便有像蜂窝一样一个一个的洞,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揉面团了。

发面的面团里都是气,揉面团也是为了把气排出来。到了这一步就要格外注意手法和力道了,每揉一下之前都要用手把面团压一压排气,揉的时候也要尽量往长的揉,直到把面团搓成一个光滑紧实的长条,不然上锅蒸出来的馒头都会变得皱皮起泡。

顾柳揉面的时候,云裴就在一遍认真的看,甚至自己也抓了一小团面粉来跟着揉。

村里大多数汉子都是不进灶房的,觉得这些都是家里女人夫郎的事儿,可云裴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他现在学会了,等明年就能帮上顾柳的忙了,不用让夫郎一个人在灶房里揉面揉到手都在发抖。

因着要发的面太多了,二十八这天一天啥事儿没干,光在家揉面发面去了。

年二十九这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云裴一大早便提着香烛纸钱和贡品上山祭祀去了,这一天的祭祖都只由家里的汉子去,顾柳一个人在家,一边剁一会要包包子的馅料,一边望着飘飞的雪花。

心里只盼着这场雪快点停才好,不然冒着雪上下山着实不易。

好在,还不到半上午的时候,云裴便回来了,出去时穿了一身蓑衣,回来的时候雪化了,蓑衣都湿了。

顾柳见了忙从屋里出来迎:“相公,你回来了。”帮他把脱下来的蓑衣挂起来,回头一看他又搓手又跺脚的,赶紧把人推进灶房里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