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3)

大娘了--我看看,瘦了没有?”

“我在铺里又不是没饭吃。”他乐得一笑。

“话虽这么说,可铺里哪有家里吃得好。”靳大夫人埋怨了一声,“我说你怎么忙得不上门,后来才知道又是你们哥俩拌嘴了。其实小珠说便说了,你也没必要真的三天不回呀。”

他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其实他们也不是亲生兄弟。二十多年前,他娘十月怀胎,临产在即,丈夫却抛下了母子俩不知所踪,多方寻找皆无音讯。家中本是贫农户口,不见了唯一的男丁,愈发揭不开锅,他娘亲申氏怀有身孕,正是需要滋补的时候,奈何举目无亲,没人接济。她失了夫君后大病几场,终日饮泣,循着最后一丝渺茫线索从乡下一路寻上聿京,男人没找到,却无意遇见闺阁时的旧友--那时已是靳家小妾的三姨娘。知己对面,百感交集,将遭遇一说,不仅三姨娘潸然泪下,几位夫人也极为动容,央了靳家老爷给她一个暂时的住所,把孩子生下再作打算。

靳家原是金铺世家。在怀颖坊开了十几年,有了不少积蓄,而靳家老爷是个粗俗人,爱酒,贪财,好色,嗜赌,四样毛病都免不得沾上点,幸亏劣根不深,又颇有几分侠义秉姓,风流豪爽,年轻时竟有不少女子倾心。他过不了美人关,娶了一房正妻,往后另纳了三个妾。巧的是每个女人肚子都十分争气,各自给他添了一个儿子。靳家老爷金匠出身,腹中无半点文墨,只因卖的是首饰,索姓就给四个儿子依次起名“金“、“银“、“珠“、“宝“。年至半百时突然心痒痒,还想再纳一房小妾,再生一个儿子,好把那个“玉“字补齐。四个妻妾听说,闭口不做声。靳金匠只当她们默许,大喜过望,三更天正阖眼做着春梦,迷迷糊糊下身发凉,猛一惊醒,只见亵裤扒了,四把剪刀架着命根子,把他吓得魂飞魄散。从此断了念想。

儿子没法生,却还可以认。申氏在靳家生下一个模样伶俐的男孩,靳家老爷越看越爱,喜欢得很,便说与这孩子缘分匪浅,提议收为义子。众夫人一致赞同。可怜申氏本已沉疴,生下孩子后体虚气弱,不久便香销玉殒。众人哭了叹了一场,所幸三姨娘和四姨娘的儿子尚未断奶,便由两人一起当起汝母。因那孩子爹姓蔡,娘姓申,靳家老爷各取一字,为他起名“蔡申玉“,也遂了自己的意,当作五儿子一般抚养。

这义子打小和靳家四兄弟一块儿长大,与三儿子靳珠的感情尤为亲厚。靳金、靳银和靳宝成/人后志趣迥异,并不喜好祖辈行当,多经商外地,之后各自成家,逢年过节才聚两三回。唯有靳珠留守聿京,继承家业。他俩同在京城,比其他兄弟又多了一层亲近。

只是这亲近二字,却还不足以了却他的心愿。

“大娘,小珠现在可是在后苑里忙着?”他笑着问。

靳大夫人颔首道:“是呀。这两天光顾的人都没断过,一波一波跟涨了潮似的,都赶在年前添几件新首饰。下了不少订单,小珠赶工好些天了,你来得正好,替我过去瞧瞧他,等忙完了,一起过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