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本来也是打算听从姨娘的话,既然姨娘愿意去,也许身体就好了也说不定。

既然决定了,两人就开始做启程的准备。

先是去跟东家请辞,东家听说张强娘俩要随着萧大人去京城,也替他感到高兴,笑着说如果发达了,不要忘了家乡故人。

至于随行的丫鬟婆子,萧大人随行带了两个过来。

萧大人又瞧了瞧增云,增云赶紧主动说道:“青姨祖母,增云从府上选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过来随行照顾吧!”

张强和小青都想拒绝,萧大人则理所应当地说道:“好,就这么办了,增云是个懂事的孩子。”

增云听了很无奈,是你逼迫的好不好啊!

虽然自己也是有心的,可你能不能总是这么强势地先有所指示啊!

增云在心里悲叹一番之后,就回府歇息去了。

洗漱完毕之后,换了身衣裳,用了晚膳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还没有睡醒,客栈就有萧家家丁来请增云去一趟,说是案件审明了。

增云匆忙收拾完毕,草草扒了几口饭,除了佩兰、玉竹,还带着昨晚选好的两个二等丫鬟和两名小厮来到客栈。

到客栈的时候,只见众人正在大堂里辩论着什么。

萧导见增云进来了,招手示意她过去。

增云入座,看见海建峰正领着一个衙役模样的人在向萧大人禀报案情。

原来,那日萧大人令家丁将绑起来的小二送至官府,海建峰一听是萧大人送来的给小青下毒的人,急忙叫来县尉和捕头,让他们重视这件案子,尽快破案,争取在萧大人给妹妹移葬完毕回京之前把这个案子破了。

县尉一听此案涉及工部尚书这么大的官儿,也想好好表现一把,急忙将案犯带下去审理去了。

其实这件事也好审,因为这个小二给吓懵了,县尉一问,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说是一个年纪在五十左右的妇人前天来到茶肆喝茶,打听张强以及他姨娘的事情,说是自己是他们亲戚,因为有了误会,张强的姨娘生气生病了,自己很是内疚,想来道歉,结果张强拦着自己,不让自己见张强的姨娘。

其实自己有个方子可以很快就治愈张强的姨娘的病,只是这娘俩也不让自己见也不让自己赎罪,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强的姨娘病重而无法医治。

这个小二才十一二岁,还是很单纯的,听了这个妇人的话也没有怀疑,完全相信了她所说的话。

第二天,这个妇人又来找他,让他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溜进张强的姨娘房间,将一包药放入她喝水的杯子里。

还嘱咐小二,千万别人张强母子二人知道了,否则他们因为误会自己,怕是不喝药,这样就会耽误医治的。

还说,这包药只有一包了,千万别失败了,否则这个病就没得治了。

小二单纯得可笑,竟然信了,他知道张强每天上午都在后院审理头一天的账目,不可能出现在客房里,所以趁着这个时候溜进了小青房间。

而那天小青正要喝水,看见小二,还以为店里来的新伙计,也没有防备。

结果喝了被小二放了药的水就中毒了,小二还没有发现小青中毒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当众人怀疑责问他的时候,他才发现小青脸色不对,才警醒过来,开始感觉自己太轻信太幼稚了,犯了这么个不应该犯的错误。

县尉向海大人汇报了小二的供词,几个人开始研究这个妇人是谁。

从小二的供词中得不到关于这个妇人的身份的信息,只能从张强和小青身上下手探寻了。

在萧大人他们起身移葬的第二天,捕头来到客栈,向张强了解了他们娘俩的情况,是否有仇家等。

根据张强所述,可疑之人有两个,一个是张家主母,一个就是冯家张氏。

最后带着小二来到这两家相认,认出那妇人正是冯家张氏,当即将张氏捉拿归案。

此时冯辉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