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汶州各地被增云安置下来的灾民也只有三千多人,可此次遭灾的超过两万人。

这些人中有像增云这样的大地主能养得起自己的下人外,还有官府依靠朝廷的赈灾粮食也养了一批人。

而还有一部分的人是没有保障的,譬如那些没有特长而没有被增云收留的人,还有那些占山为王的山贼。

赵府在各地的庄子和当地官府的施粥仍然每日进行着,但是山贼岂是喝些稀粥就能满足的,安汶州境内开始劫持、抢劫杀人事件增多,社会治安开始乱起来。

增云的庄子就有两处遭了抢劫,来的人都蒙着面,抢走了地上粮仓里的部分粮食,伤了几个人。

七月十二,海府的女眷携带着孩子去府城附近的西山去上香,结果在路上遭到劫持,赵氏受伤,两个乳娘被打晕,几个丫鬟婆子也多少受了伤,两个少爷不见了。

赵氏哭得死去活来的,海建峰得了消息,派人四下寻找,也没有找到。

增云也派了人给各地的汉阳楼,请他们帮忙寻找,皆是一无所获。

而大约十天之后,在凤来镇县衙后院却出现了两个脏兮兮的小童,海建峰对外说是自己在田边发现的被丢弃的孩子,于是抱回抚养的。

众人也怀疑过是否是海建峰的两个少爷,因为赵氏病倒了,于是派了两个乳娘来辨认,这两个孩子是否是海建峰的两个儿子,可经过辨认,两个乳娘皆确认不是,说这两个孩子太瘦弱,穿的衣服也是又脏又破的,怎么可能是海建峰的两个孩子?

海建峰的两个儿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丢失了,如果是劫匪劫持意在勒索要赎金,海建峰却没有收到任何信件。

两个乳娘被遣回京城去了,海建峰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似乎心力憔悴。

七月二十三,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敲响了赵府的大门。

赵府的门房自然不让他们进去,老乞丐塞了一个铜板给门房,让他给通传一下。

增云听说有乞丐来访,很是奇怪,难道自己的施粥行为竟然讨了乞丐的欢心?

来者是客,增云让人将两人请进前厅,她要见见他们,想知道他们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两个乞丐见了增云并没有施礼,只是稍稍躬身。

增云请两人坐下,然后问道:“不知老伯找我有何事?”

老乞丐笑着道:“我是丐帮安汶州分舵的舵主,与王妃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哦?丐帮的人?不知会找自己有何事?还有一面之缘?何时?何地?

小乞丐也笑嘻嘻地看着增云,他想起来了,这个王妃就是去年在京城施舍给他们铜板的那个小娘子。

当时爷爷还说此人是个贵人,现在看来还真是呢!

“本舵主此次前来主要是想与王妃商量借粮一事!”

增云眉毛一挑,借粮?她只能借粮给官府,别人还不行。

接着,老乞丐就介绍了此行的目的。

原来,丐帮在安汶州的分舵,一共有一千八百余人,自从旱灾以来,虽然接受赵府各个庄子和官府的施粥,勉强维持,但施粥是有条件的,每人只能一大碗,而且不能重复领取,因此一些年老体衰,不能亲自来领粥的人就喝不到粥。

一些乞丐将领来的粥分给了他们,可谁都吃不饱,所以丐帮的人身体越来越差。

于是,老乞丐想着和增云做笔交易,由增云负责他们的温饱,然后他们丐帮给增云的庄子做护卫,防止被山贼再次抢劫。

增云没加思索就答应了,这些丐帮大部分都是每日正常接受施粥的,只有少数几十个年老体衰的人而已,如果能让这些人每日吃饱,另外换来自己庄子上的安宁,也是件不错的交易。

增云与老乞丐商量了一下具体的措施,各个庄子可以在外围给丐帮修盖木板房,然后每日给丐帮送去固定份例的粮食,反过来,丐帮协助各个庄子进行护卫。

然后派人给各个庄子带去自己的命令,迅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