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晏和孟妩考量了许久,又给太子那边递了口信,两边都觉得这是最可行的法子,孟妩便也没耽搁,让人去了消息给陈夫人,陈夫人那头自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太孙从出了陈府,这功课便先停下来了。不过,虽然没有陈老将军从旁指导,裴晏也没叫他闲着,派了青墨长渡几个身手不错的轮番过去,一天两次陪着太孙练练功夫,偶尔裴晏没那么忙了,他也会亲自去瞧瞧太孙,再指点指点他的学问。

那孩子是个最懂事不过的,也知道裴晏和孟妩为了他操了多少心,往日里,他也极为听话,从不会给人惹麻烦,对待底下伺候的人,也是亲近又温柔,半点没有什么居上位者的架子,就连长渡几个小年轻背地里都忍不住夸一句太孙真是知礼又懂事。

小丫头茯苓奉孟妩的命去太孙的院子送过几次东西,回来以后,也是对那位太孙殿下赞不绝口,茯苓先用手比划了个高度,跟着也没忘记替太孙朝孟妩讨书,“太孙殿下居然已经读了那么多书了,先前夫人让奴婢带过去的那几本,太孙殿下说,他都已经看过了,说是,想看夫人您手上收着的那几本讲农学的孤本古籍,还有一本叫什么《浮生记》的,听说夫人您这儿有,太孙殿下就说让奴婢过来问问,能不能把这几本书先借他瞧瞧,等殿下回了京,再叫人把手里的几本石刻佛经送来给夫人做谢礼。”

“瞧那孩子,不就是几本书,还用得着和我这么客气。”孟妩说着,已经抬手让珈蓝去开自己的嫁妆箱子取孤本来,她出嫁的时候,孟执书搜罗了一大箱孤本古籍给她做嫁妆,这些东西,上辈子孟妩在宋国公府那座院子里早已经看遍了,这辈子她对这些也不怎么感兴趣,收过来了,也一直是放着的。

倒是金嬷嬷觉得这孤本古籍最是贵重,就连来北地也没忘记带了过来。

之前她在陈府和太孙闲聊倒是说过一嘴她手上有农学水经一类的古籍,没成想,那孩子倒是都记下来了。

他是为君者,对看看这类书也是好事儿,孟妩自然不可能不给。只是等下晌裴晏过来陪她和凤哥儿用膳的时候,孟妩便把这事儿和他提了提,末了又把长渡茯苓几个对太孙的夸赞都说了一嘴,这才道,“那孩子,懂事知礼不必多说,就连对下头的人,也向来是掏心掏肺的好,你说茯苓那丫头就给他送过几次东西,他就记在了心底,寻常你给他带了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他也不会忘了这丫头的一份儿。

照理,礼贤下士,本该是好事一桩。可太孙殿下性子太柔和了些,他被保护得太好,对这世间所有的腌脏事儿都一概不知,是个再纯良不过的。这样的性子,若只是个闲散王爷,那就是千好万好的。可偏偏他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一辈子都不能和闲散二字沾边。那他这通身的好脾气,便得改一改了。帝王御下之道,除了礼贤下士,更多的,则该是恩威并施。”

第593章 哄妻

君臣之道,左不过就是一个君为臣纲,所以才有那句古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太孙这样好的性子,诚如孟妩话中说到的,只适合做一个闲散王爷,却不适合做一个君王。可偏偏,他从出生那一刻起,便注定和闲散二字无关。

他生来就得往那个位置去努力,他若是不争不抢,那别人要的就是东宫上下一百来条人命!这样的豪赌,东宫和太孙,谁都赌不起。

裴晏顿了顿,他从前还真没注意过这点,不过孟妩说的确实也对。他一边拍着襁褓哄儿子,一边道,“冀哥儿打小就被养得极好,他那性子,也和太子太子妃脱不开关系。你说的是,往后他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府上那些敬重他的下人,若是继续这样温和下去,到了外头,指不定要被人算计得渣都不剩。”

他自己是摸爬滚打上来的,朝廷里每个人少说也长了十二个心眼,凭冀哥儿如今的年龄阅历要想压得住那些老油子,还差的远了些。

“嗯,我就担心他太良善了。自古以来,能坐到那个位置上的,谁不是踩了遍地的尸骨和鲜血上去的?就连太子那样温和的人,都不能例外。你们把冀哥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