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妩对他有些印象,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福斌的夫人在凤哥儿满月礼的时候,送了一对足足有她手掌那么大的赤金平安锁!
裴晏将孟妩搂在怀里,下巴抵在她的额头上,笑着道,“是他,之前凤哥儿满月,他夫人送的那对平安锁,听说在北地世家圈子里都出了名了?”
“可不是,谁送满月礼会送个巴掌大的赤金平安锁的,那锁,别说给凤哥儿戴了,就算要收,也得专门腾个不小的盒子装着!
赤金这种东西又重又不好看,她送的又是个平安锁,后头就算要拿出去重新融了也不合适,只能拿去压箱底。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有谁这么送礼的呢。”
孟妩伸出手,在裴晏面前比划了一下那赤金平安锁的大小。
说到最后孟妩自己先笑起来,接着又道,“不过,虽然送了这样一份奇怪的礼,但我看福斌的夫人还算有趣,那是个极会说话的人。”
从京城到北地,她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宴席不下百次,却还是头一次见有人送这样的礼。
裴晏想笑,又怕孟妩不高兴,赶紧忍了回去,只跟着不停地点头应和。“那福斌是个贪财的,算不得十足的好人,但也不是十足的坏人,他是科举上来的,头一年里,就调到了北地十三郡,一开始,做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差使,后头娶了他夫人,借着丈人的势,才摸到了如今的位置上。
他虽贪,却也只是小贪。崆山郡有个义学,办学的费用,便都是由福斌一个人所出。他那夫人娘家也是极有意思的,崆山郡的女子义庄是福斌夫人娘家所办,里头救助的都是女子。
义庄也不是白白供他们吃穿住行,而是从外头接了些织布、绣花或者别的什么活儿给义庄里的女子做,除了六岁以下的孩童和六十以上的老人家可以不用劳作以外,其余的,便是手脚残疾,义庄也能找到合适的活儿给她们。”
“果真如此?”孟妩撑着他的肩头坐直了身子,眸子里跟着泛起几分兴趣,“女子义庄,说着容易,可真要办起来,想必是下了好一番苦功的。”
这人间世道,对女子来说,委实太过艰难了些。福斌夫人的娘家,能开办这样一个义庄,可见真是个有心之家。
若是这女子义庄能够让更多的人熟知,能够开在大周各地,或许上辈子,她也不用在宋国公府那间破败的院子里遭上那么一段苦难......这辈子,像上辈子的她一样活得艰难的女子,自然是不在少数,若这女子义庄能办得再广为人知一些,那是不是就能救下不少苦命的女子?
裴晏伸手抱住孟妩的腰身,“办这女子义庄,确实难了些,福斌夫人的娘家,本是耕读之家出身,不做生意,只靠家中良田为生,经营那义庄也确实有些吃力。这几年,福斌夫人的娘家轻易不肯办宴请、文会。说起来,最近他们家那位老太太过七十大寿,你若是对这个义庄有兴趣,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去接触接触。他们家那位老太太,倒是比家主还更能说得上话。”
孟妩听到这儿,笑眯眯地贴到裴晏脸侧蹭了蹭,“是个好主意,福斌夫人的娘家是姓文?我记得最近接到的寿辰帖子就这一家的,明儿我让云裳找出来回了贴,到时候我过去瞧瞧。”
第612章 民风
文家老太太过的是整寿,又是七十大寿,这寿宴自然是要大办的。
但文家的情况比不得其他世家,耕读之家,人口庞多,又要供养一个女子义庄,这份开销可委实不算小,所以即便是文家老太太的七十大寿,也不能太过铺张浪费。因而文家此番也只是在自家园子里开席办宴,又请了自家的亲戚朋友,另外就是给类似裴晏这种实在撇不开的高门大户发了帖子,至于旁的不相干,文家愣是一个人都没请。
孟妩和解芙约好一道往过去赴宴,崆山郡离蓟城岳城都不算远,从官道走,来回也就是不到一个时辰的事儿。
解芙先赶早进了岳城,在裴府逗了逗凤哥儿,这才丢下自家马车,跟着孟妩蹭了一辆车,两个人亲亲热热地往崆山郡过去。
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