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听了便关心的说道,“想是这一路来,早辰起得又早,呵了些寒气在肚里。你又生得单弱,故此身子不舒服也是常有的事。等下庵内小师父端热茶来吃了,你便会觉着好些。”
两人说话间,兰香却瞧见小月儿手指上戴的四个金戒指只剩下了两个,不觉有些好奇。如何去入厕一趟竟是丢了两个戒指。小月儿晃眼瞧见兰香盯着自己的手看,一时之间竟是有些惊慌,不自觉得将手中的绢子覆在手上遮掩一二。兰香见她这动作越发奇了,心内不觉打转,她这一趟入厕到底有甚事发生。
不一时,庵内小姑子端了盏热茶来,沈氏便叫她都吃了。稍后,庵堂内摆下斋饭来,沈氏等随意用了些。饭罢,又说了些闲话,方辞别了珈蓝庵内以贾姑子为首的众姑子,出来上了轿子,奴仆们跟随着家去不提。
待沈氏等人走后,贾姑子回到庵中,走到后面自己的禅房内。原先还懒懒的歪在床榻上的潘园一见贾姑子进来,便立刻蹦了起来道,“姑,她每都走了么?”
贾姑子点了点头道,“你也走罢,落后与月梅说话快些儿说,她婆婆在,耽搁久了怕起疑心。你的心思,姑也知道。只是如今她已嫁了人,你得放手时便放手。只在她那里图些银子使便是。我每潘家只你一个男丁,还指着你开枝散叶哩。自小儿我便把你当亲儿子待,此番助你,也是想你弄上几个银子好娶房媳妇过正经日子。为这,你爹爹和娘亲与我说了好几回,我方才想了这个法子。”
“多谢姑姑疼我。”潘园向着贾姑子躬身一揖。
原来这贾姑子是潘园爹爹的亲妹子,因家贫自小送给一户姓贾的人家养,后改姓贾。出嫁后一直无有子嗣。丈夫又死得早。哥哥的儿子潘园出生后,这贾姑子便疼爱异常,把他当亲儿子看,如有所求,无不依从。这潘园也常来探望她,与她说话,顺带要两个银子使用。
年前串门儿时,贾姑子便将沈氏施舍银子修葺珈蓝庵的事与潘家人说了,恰巧那时节潘园也在家中。听她说到沈家的事便格外留心。
后来表妹小月儿与他有了私情后,小月儿求他想法子进那沈家大宅去。潘园便去找贾姑子商议。那贾姑子是惯在外走家串户的,大户人家的事儿门儿清。对那沈氏的心思自然摸得准。于是便与潘园定下了连环计。
潘园使银子先教自己在外认识的泼皮无赖扮作盗贼进入杏花巷的宅子里偷盗,顺带惊吓了小月儿,小月儿便有理由要沈天福接她进宅子去。
后又叫小月儿教周氏和柳儿去沈家将沈天福在外头置外室的事说与沈氏听,又说沈氏是信佛的人,只教她每夸她菩萨,行善积德就成。
贾姑子又趁沈氏等上珈蓝庵上香,将自己惯会望气,算准沈氏有第三房媳妇,名字中有“月”的事说出。哄的沈氏不得不信。
在小月儿进宅前,又特意去与她说,叫她进宅后刻意装作信佛的样子讨沈氏的欢心,又将一串极细的檀香木佛珠与乐小月儿,嘱咐她进宅时戴着。小月儿应了,落后便顺顺利利的进了宅。
此番贾姑子愿意帮潘园的忙,一是待他如亲儿子有求必应,二是小月儿进了沈家大宅,便能撺掇着沈氏常来珈蓝庵上香做佛事,自己也能多捞银子。
贾姑子又嘱咐了潘园几句话,无非是他在生药铺做伙计不容易,一月只挣得二两银子,少在外眠花宿柳,吃酒耍钱,弄得将来无钱娶媳妇。
潘园便说,“姑姑教训得是,今日出来只与生药铺中的李主管告了半日假,下午还得回柜上去。便先走了。”
其实贾姑子哪知道潘园的主意,他哪里是想做伙计,分明是贴上小月儿想有朝一日做个生药铺的主管,不愁捞不到大把的银子。甚至他还想小月儿生下自己的儿子,将来在沈家做公子,长大后承继沈家的家产。
却说沈氏一行人回宅后,晚间沈天福家来,一家人吃了饭。灯下吃茶,沈氏便说,“今日你每都在,我便将以后宅内房中的事说上一说。”
众人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俱都看向沈氏听她下言。沈氏吃了一口茶方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