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3)

茹。远远看过去,吴国长公主似是又说了她几句,潘玉茹却拉着她娘亲的袖子在撒娇。最后吴国长公主无法,只得点了点她的额头,让她好好跟在身后,随即三人便在一位小道姑的引领下往前面三清殿中去。

摇头笑笑,赵天福跟在她每身后也往前行去。在前面走着的潘玉茹还偷偷转回头看着她吐舌一笑。

出了院落大门,赵天福忽然想起才将在院落中瞧见的那飘逸仙姿的女冠,转回头往东厢房看过去,只见那门中寂寂,并无任何动静,心道,难不成那女冠已然先自己一步出来了么?略站了站,见那门内始终无任何动静,心内虽狐疑,但耳听得前面三清大殿中的钟声越发激越了起来,于是忙转过身来遥遥的跟在吴国长公主等人身后往前面行去。

待她走后不久,那身穿一身深蓝道袍的年轻女冠方身姿飘逸的踏出了东厢房,徐徐走到了那院中开得繁盛的一丛丛芍药花前,略住了脚,纤巧的素手在那娇美的花瓣上拂过,一阵山风起,头顶簌簌落下数瓣如雪一般的栀子花瓣,沾在她蓝色道袍的衣襟之上。唇边漾起一抹极为清浅的笑,只见得她轻轻跺了下脚,身上的道袍蓦然鼓起,那粘在她衣襟上的雪白栀子花瓣俱被弹起,随风盘旋飘然落下……

第九十二回

净明观三清大殿中。

一位须发皆白,相貌高古,道骨仙风的老道手持法尺站在最前头,而那位赵天福才将看见的那绝世风华的年轻女冠则站在香案前不时往香案上的香炉中添香。两旁有十数位中年道士,一些人手中手持铙,铃,铛,另一些人操琴,鸣钟,击鼓。大殿中响起阵阵仙乐般的优美道教乐声。

在那老道身后,站着皇帝赵构,在其身后两边分男女品位站着皇室贵戚宗亲。

殿中响起一阵仙音后,伴着清灵的阵阵乐声,只听得那老道朗声吟诵起来,“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皇图巩固山河壮,帝道遐昌日月明,万民瞻仰尧舜日,岁稔丰登乐太平……”

一时间,三清大殿中鼓乐齐响,众道人随那老道一齐吟唱起来,殿中异香扑鼻,赵天福只觉自己心中陡然生出庄严和神圣之感,恍如灵台空明,心无所挂,说不出得轻松和惬意。

约莫一个时辰后,众道人的吟诵方才结束。随后便是皇帝赵构带领众皇亲贵戚礼拜三清。待众人拜过后,三清大殿中的乐声再起,那老道又开始步虚做法,济幽度忘。这法事又进行了一个多时辰。赵天福只觉无聊,一双眼便不由自主的落到前面香案前不时往香炉中焚香的那气度高华的年轻女冠身上。只见得她心无旁骛的不时往香案上的香炉中添香,在袅袅香雾中真如得道仙子一般,举手投足间但觉姿态飘逸,容颜曼妙。看得赵天福一颗心不觉痴了。

好容易法事完毕,天色却是已经暗下来,那须发皆白的老道先陪着皇帝赵构到后面清幽的一座配殿中休息,吴贵妃也陪侍在左右。而那年轻女冠则拍了拍手,整理了下道袍往后面观中去了。待赵构和吴贵妃走出三清大殿后,一位御前老内侍便出来宣旨,让乐平县主赵天福留下,诸位皇室宗亲都先去观中各人先行歇息之处用些素斋,等观中钟声再响时,再出去在这净明观前的大龙河中放灯。

一众皇室宗亲磕头谢旨后便各自散去。潘玉茹趁着人散之时便溜过来悄悄对她说,“表姐,一会儿用饭毕,我便来寻你,今年娘教底下人做了许多的莲花灯,落后我每一起放来可好?”

赵天福笑道,“好是好,可官家传我去见他,还不知何事哩?我怕不能与你一起。”

潘玉茹却说,“官家教你去耽误不了多少时辰,因第一盏莲花灯须得他来放。因此我吃罢饭便来寻你。”

“也好,你且先去吃饭。”赵天福点头说道。旁边的那老内侍却将拂尘一扫道,“县主,此刻便随小的去罢,官家在后面殿中等着你去说话。”

赵天福忙应了,朝着潘玉茹挥了挥手。潘玉茹吐了吐舌头一溜小跑着去了,这里赵天福才随着那宣旨的老内侍往后面配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