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进到那专为皇帝赵构来此斋醮修建的配殿中,赵天福四面一打量,只觉此殿小而雅致。赵构坐在殿中的一张红木靠背椅上,吴贵妃陪坐在侧,殿内角落处站着数位内侍。才将陪赵构进来的那老道向着他拱手一拜,随即躬身退出殿去,正与进来的赵天福擦身而过。
看到赵构后,赵天福忙紧走上前几步跪拜磕头道,“乐平县主赵天福叩见皇帝陛下。”
赵构在上含笑抬手,“福儿,且起来罢。这里没有外人,叫我皇伯父便是。”
“谢皇伯父。”赵天福在地下再磕了个头方才起来。起来后又向坐在旁边明艳的吴贵妃福了福道,“乐平县主拜见贵妃娘娘。”
吴贵妃坐在椅上抬手虚虚一扶,笑道,“县主多礼了,请起罢。”
赵天福方直起身来垂首而立。听中使董宣说过,眼前这位吴贵妃虽非皇后,但皇伯父因对自己做康王时的王妃邢秉懿极为钟情,以至于她在靖康之乱中被俘北地后,仍然虚中宫以待,所以吴贵妃在现今的后宫中位同中宫,每逢赵构出行,总是陪伴左右。
“福儿,这段日子来你过得如何?董中使教与你那些宫中礼仪你可熟记了?”赵构在上坐着随口问道。
赵天福忙答,“皇伯父,侄女自被封为乐平县主后,日子过得颇好。谢皇伯父对侄女的恩赐。再有董中使传授我宫中礼仪亦颇尽心尽力,侄女现如今已初初能记住一些儿了。”
“甚好。待来年福儿将宫中礼仪都记牢了,朕定当为你定下一桩美满姻缘。十七哥虽不在了,但朕定要让他的孩儿过得好。”
赵天福听赵构这么说不由得在心中长叹,果然,官家是做得自己前番所想到的那打算,来年定会为自己赐婚。幸好自己早想到了,先做了一番打算。否则就在那金丝笼中醉生梦死,事到临头悔之晚矣。
心中虽唏嘘,但仍躬身低首道,“侄女谢皇伯父,皇伯父朝政繁忙,还牵挂着侄女儿这一点儿小事。”
“不用多礼。且坐下罢。”赵构一面对赵天福抬了抬手,复又吩咐殿中服侍的内侍掇一张椅子来与她坐。待她坐下后,内侍又在她跟前摆下几案。
随后赵构便令底下的内侍去端素斋来,与吴贵妃,赵天福一起安静的将素斋饭吃了。吃毕斋饭,又留她吃香茶。吃了一会儿香茶,看外面天色已黑透了,已是初更起,前面三清殿中的钟声又再响起。于是赵构便教起驾,令吴贵妃,赵天福相陪,去净明观前的大龙河放莲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