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后,众人便都要开始忙活自己的要紧事了。于谢家而言,因着皇后诞下皇子,陛下龙颜大悦加开恩科,同时翰林院也会提前一年散馆,于谢叡珣而言是一件喜事,散馆前的考试自然十分重要。
他全心投入到其中,至于梁槐宁自然忙着与何娘子之间的成衣生意。趁着过年,她拜年走动观察,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忽然有了些新的想法和主意。
何记成衣铺该整t顿一番了,既然何娘子有意扩大生意面,那也该动起来了。
首先,何记成衣铺的铺名换成了锦裳坊,铺子暂且停业些时候。铺子里头的装潢摆设,梁槐宁在与何娘子商量之后,使了银钱又重新打点了一番,着意将锦裳坊的生意分成两块。
其一,仍然是何记成衣铺从前经营的范畴。那些官家太太或是小娘子上门做衣裳,自己提供锦缎布匹,何娘子根据她们的想法进行缝制,但因为何娘子精力有限,往后一个月只接这样的十笔订单,而后便需要排队预约何娘子的空闲时候。
其二,便是如今锦裳坊推出的,何娘子自己设计的衣裳。从前,她的用料都是再常见不过的,那些稍微有些来头的官家太太或是娘子都不大瞧得上,即使款式新颖,可仍旧觉得掉价。
如今梁槐宁从江南制造局那边新进的料子,款式多样。如妆花缎、重莲绫、浮光锦等等,还有少量蜀锦品种,譬如浣花锦和雨丝锦等等,她费了一番功夫挑选,寸锦寸金自不是说说的,等这些锦缎从江南雇船运来时,何娘子瞧着琳琅满目的锦缎布匹,嘴角笑意都是合不住的。
另因为铺子里头人手不够,特意还从江南聘请了四位绣娘来。
这样一番前期准备已然耗费许多,何娘子自知担子不轻,她关铺面这些日子也有不少人来问,一直到三月中旬晴好的一日,锦裳坊挂上了新的牌匾重新开始招揽生意了。
第六十四章
这日天气晴好, 澄笺厅中一阵阵欢声笑语萦绕耳边,其中还夹杂着清脆的童声稚语。
因为谢叡瑜领着一双儿女回来,是以小娘子们也都放上一日假且松快松快, 齐老夫人吩咐厨房备了席面, 而后太太和奶奶们都陪坐一旁, 面带笑意话家常。
过了年, 谢叡瑜气色更胜从前, 大太太仔仔细细打量女儿一番心这才放了下去, 惹得谢叡瑜失笑道:“母亲不必担忧我。从前那些污糟事可都翻篇过去了, 如今我在阳陵侯府说一不二, 将中馈牢牢把持在手里,又有一双聪慧可爱的儿女更没心思顾及旁的, 好好过日子便是。”
她对楚澈冷了心思, 也不似从前那般温柔体贴了, 如今只顾着情面上的,反倒让楚澈慌了神, 这几个月来处处都一副讨好求全的模样,那几个妾室更是全都撂下不管。
阳陵侯夫人知道此事后颇有微词,哪知道楚澈这回知道强硬起来了, 直言若是再有二话就通通发卖到勾栏瓦舍去, 唬的几个妾都不敢闹腾了。
不过楚澈再怎么做样子, 冷却了的心也不可能再复燃, 谢叡瑜如今一颗心只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旁人她不想搭理更不愿意去打理。
想起晨起出门时阳陵侯夫人不冷不热的几句话, 谢叡瑜压根儿不曾搭理, 直接领着儿女出了门,气的阳陵侯夫人胸口一阵疼。
梁槐宁也瞧过去, 见谢叡瑜今日穿的很是令人眼前一亮,簇新的水红色齐胸襦裙,花纹精致繁复,配着今日的一整套头面,颇有几分明媚张扬的美丽来,她眼角眉梢都是大方自然的笑意,一整屋子的视线都不由得落在她身上。
果真还未等梁槐宁开口,那边的谢叡珠便笑着惊叹道:“长姐的衣裙真好看,是从哪一家买的?”
谢叡瑜低头一笑,和声道:“榆林街锦裳坊何娘子的手艺。打从去年起,那榆林街便开了一间成衣铺,听闻掌柜何娘子手艺颇好,不知为何去年底关了门说要整顿,前些时候复又开了门,这些衣饰裙衫都是出自锦裳坊。另还配了香囊,你们瞧瞧,真是没的话说。”
梁槐宁闻言了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