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郎先是愤愤不平的骂了那些没良心的乡亲几句,随后怕妙儿不相信他的话,马上强调了句:“我可没瞎说!不但一整片田地里的稻谷被吃个精光,连溪边那片芦苇也被吃得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可以说只要是蝗虫飞过的地方,就没有能被幸免的庄稼!”

张三郎说着长长的吸了口气、重重的吐了后,才接着往下说道:“我先前跑回来时,穿过那蝗虫密集的草丛里,一脚踩下去、竟有数十只蝗虫死在我脚下!刚刚我在门口那石头上揩了一会儿脚底,把那些死了的蝗虫都从脚底揩下来后才敢进屋!妙儿你可千万别出去,那蝗虫扑到脸上还是让人觉得有些生疼……”

妙儿听完张三郎的描述,很快就明白这蝗虫怕是来势汹汹,并且直接大爆发、大面积的袭来了!怕是那些蝗虫不把这方圆数里的农作物都吃光了,是不会飞往别处去……

事情果然如妙儿猜想的那样,这蝗虫最先是出现在尤家村、随后浩浩荡荡的飞到了矮岭村,把矮岭村能吃的农作物“洗劫一空”后,再接着往相邻的徐家村飞去……这一路被蝗虫袭击过的地方,农作物都是一片荒凉,四下也都变成光秃秃的一片!

而蝗虫飞走后,矮岭村的村民才敢开门出来一探究竟……

于是先前围着妙儿不放的那些人,个个都眉开眼笑、暗自庆幸逃过一劫!而那些一直当妙儿在危言耸听、坚持不提前收割的村民,见到被吃得光秃秃的庄稼后,都后悔莫及的站在农田边捶地痛哭!

――――――――――――――7.13第二更奉上――――――――――――――――

第四十三章 收获和回报

既蝗虫已大规模的来袭,那事情的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妙儿有没有散布谣言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那些曾经怀疑、质问过妙儿的人自是觉得十分愧疚、也没脸出来见人,其余得了妙儿的提醒、侥幸逃过一劫的人,则都把妙儿奉为活菩萨,还说今后事事都要来请教妙儿,让妙儿觉得十分汗颜。

且先不说蝗灾过后大家伙儿如何,却说这蝗灾还真是让惨的人惨到极点,好的人则好到借着蝗灾赚了个满盆钵……

话说妙儿兄妹早早的就收割了自家那几亩稻谷,虽然收成比头一季少了四、五成,但因年尾这一季稻谷,大多数人或是没料到会有蝗灾、或是不愿意提前收割,让这一季闽地一带丰收的稻谷数量大大减少,并且还有不少出粮大户也是因蝗灾而全军覆没,最终自家吃粮都成问题了,更别提把粮卖到米铺去了。

而这出粮的数量一大大减少,加上蝗灾才刚刚过去,大家都人心惶惶、唯恐过一段时日会买不到粮,于是都争着涌到米铺、买粮回家囤着!

这样一来,粮食的价钱可以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让妙儿兄妹提前收割的那些稻谷,打成糙米后卖了比头一回高出几倍的价钱,不但提前收割最终没损失、还意外的赚了个满盆钵!

这回卖粮赚的银钱,妙儿可是赚得心惊胆跳、也顶着巨大的压力,更是差一点就要担上一世的骂名!因此一把那些提早收割的稻谷卖了钱,妙儿就拉着张大郎兄弟买了不少鱼肉果蔬并零嘴儿回家,当着崔氏的面痛痛快快的开了一回小灶!

且妙儿还马上上城里扯了几块布,再买了一些棉花并针线等物事,打算动手给自己和两位兄长做几件新棉衣―――这崔氏一直推说家里没钱做新棉衣,大冷天还让妙儿三兄妹穿着往年、且已经略显得有点小的棉衣!倒是崔氏自个儿生的张五娘,每年都能有新棉衣穿、且从不拣妙儿穿过的衣裳穿。

于是一有私房钱,妙儿自然是第一时间改善自个儿兄妹三人的生活状况,毕竟他们辛辛苦苦的赚这些银钱,为的不就是想让日子过得舒坦一些?不过妙儿早就把一部分银钱偷偷的存在尤大牛那儿,打算以后攒多了给张大郎兄弟当上京赶考的盘缠。

当然,妙儿买的那些物事,对外都宣称是尤家送过来的,不叫崔氏觉察到他们自个儿有田且赚了个满盆钵。所幸的是崔氏眼下正忙着清点蝗灾带来的损失,以及盘算如何分配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