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银子,为了权势,什么都能干得出来。”吴妙真啐了一口。

“也许他们真能找到一个你喜欢的。”李金珠看着吴妙真。

眼前的吴妙真比她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年轻漂亮了很多。

“我从来没觉得男人喜欢我不喜欢是个事儿,早先我喜欢银子,这两年觉得银子没意思,做点儿不一样的事儿才真有意思,至于什么事儿,我不能跟你说。”吴妙真捏着个枇杷转来转去。

李金珠明了的’嗯’了一声,世子爷到江南之后,她就忙起来了,这不能说的事儿必定是世子爷的差使。

“这个事儿,你也跟我一样是不是?”吴妙真扯着捏软了的枇杷皮儿一整片撕下来。

“嗯,上个月我去上里镇,在镇上吃饭的时候,隔壁一桌四五个小妮子,坐主座的小妮子矜持得很,拿的一双筷子一半儿缠着丝线,说是她阿娘给缠的,怕筷子硌着她的手。

“我和梅姐就听那几个小妮子说话,主座那小妮子说婆家要这样挑那样挑,说只有她挑婆家,可轮不着婆家挑她,说她跟她爹娘早就说过了,她的嫁妆就她那一台织机,别的都留着给弟弟娶媳妇。

“她说她一个月不急不赶也能织出一两银子,她阿爹阿娘把饭端到她面前,茶送到她手里,夏天狠热的那几天,她弟弟站在她后面给她扇扇子,一扇一天,还说她在娘家怎么过日子,到婆家照样怎么过日子。

“你看,多好。”

吴妙真看着李金珠从内往外散发的喜悦,笑了一会儿,慢慢悠悠道:“你看,跟这些比起来,男人女人的,多没意思。”

??第三百三五章 多简单的事儿

刘静亭人没回来,送了封厚厚的信给李小囡,是关于纱线和纱线行的详情。

因为以平江府为中心的府县织机大幅增加,从去年年初起,纱线的行情就一路走高,在平江府开纱厂确实是个好主意,可皮棉的价格很高,他去江南和江北各地棉行查看今年的棉花行情去了,要是籽棉的价钿低,就算一算,看看是不是自己下乡收籽棉更划算一些。

至于工匠,他走到哪儿就会看到哪儿。

李小囡把信压在长案上,伸头问晚晴,“平江府有大点的纺线作坊吗?”

“纺线作坊就扬州城有一两家,平江府没听说,这事儿你该去问李老爷子,整个平江府,棉花棉线生意做的最大的就是李老爷子的商号了。”晚晴答道。

李小囡想了想,勾手叫过雨亭,“让阿武去请二堂叔过来一趟。”

“好。”雨亭刚要转身,李小囡又叫住她,“算了还是咱们过去吧,让阿武先去找二堂叔,就说咱们这就过去,我找他有事儿。”

“那得赶紧,要不然赶不回来了。”晚晴看了眼滴漏,急忙让人传话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