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是啊,你不去看我,我只好来见你一面,只是......”

孟渔追问:“只是什么?”

“只恨时辰过得太快,未解相思之苦。”

傅至景极少说些酸话,孟渔顿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其实我本来是要去看你的,但事情太多了,所以,所以就......”

他知道这是借口,他只是不喜欢回宫,因而一拖再拖,但傅至景没有拆穿他,“嗯,孟老板的生钱大计要紧,其余的暂且放一旁吧。”

孟渔笑了下,“我让他们上菜。”

佳肴摆了满满一桌,傅至景胃口不错,吃了个七成饱,两刻钟眨眼就过去,到了分别之际,孟渔亲自送对方。

傅至景掀帘道:“外头风大,进去吧。”

孟渔两手交握在前,似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抬眸说:“下回早点过来,我让后厨给你留新鲜的乳鸽汤。”他抿了抿唇,“还有,我说要到宫里看你,不是假话。”

他讲完转身就进了酒楼,留给傅至景一道残影。

做小厮打扮的福广恰时道:“听说和丰楼的乳鸽汤很是一绝,不知道下回奴才有没有口福沾光品尝。”

傅至景唇角含笑,看了眼吃得满脸油光的福广,哼笑,“你沾的光还少吗?”

“托公子和孟老板的福,奴才才可大快朵颐......”

谈话声渐轻,马车轱辘远去,车轮犹如转动的岁月,日子一天天流走。

孟渔说话算话,果真在几日后到宫里看望傅至景,可惜当日傅至景被一桩急事绊住了脚,只匆匆跟孟渔吃了顿午膳就不得不到光庆殿议事。

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状况再发生,两人约定往后先派人知会一声,挑个彼此都清闲的日子再会面。

秋去冬来,不常见面的傅至景和孟渔书信往来频繁,信中皆是日常小事。

孟渔把傅至景当作不要酬劳的军师,凡有迷惑之事便一封信送到宫里去,傅至景定然会给出个主意,助他排忧解难,散闷消愁。

诚如傅至景所言,利用差价填充腰包的账房先生果真又故技重施,这回给孟渔抓了个正着,人赃俱获,当即抓了押到官府里去。

再将和丰楼上上下下一众人等召集起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合成一句话便是“只要好好干,少不了你们的好处,但谁要是吃里扒外,定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孟老板当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小金库也越发充盈了。

春日再拜访之时,孟渔带上嘉彦去了趟江南,因记挂着和丰楼的经营,左右不过一月就回京了。

傅至景收到了孟渔的礼:两个憨态可掬的泥塑小人,总角年纪,胖嘟嘟手牵着手挨在一起。

他爱不释手,翻到最底部一看,小人的脚心竟刻了字傅至景、孟渔。

傅至景可不记得他们年少时曾这样圆滚滚过,可越看越欢喜,泥娃娃拿在手里翻来覆去舍不得放下,最终跟玉玺同摆在光庆殿的书桌上,日日对着时不时端详一番。

孟渔离开一月,和丰楼还是老样子,宾客如云。

刘翊阳好不客气,拿了他从江南带回来的礼嫌不够,还掳走和丰楼的两壶陈年佳酿,美名其曰顶了嘉彦每月拜师的束脩,孟渔追出去人早就上马没影了。

还是文慎知道他打理偌大一个酒楼有多艰辛,每回来和丰楼光顾都乖乖地给酒菜钱,孟渔把他当兄弟,自然不能贪他的便宜,可一顿你推我搡下来,那银钱还是入了孟渔的钱袋里。

孟渔年少时就做过大富大贵的美梦,如今美梦成真,虽说不至于钻到眼前里去,但着实爱上了挣钱的滋味,每天看着一分一钱的进账,梦里都是笑意。

前几日傅至景到和丰楼找他,因着突发夜雨,泥路难行,宿在了这里。

孟渔滔滔不绝地和傅至景讲起这些时日和丰楼发生的趣事,一桩桩一件件,说到了深更半夜才打着迷糊睡去,睡前倏地发觉他已经很多年不曾和傅至景如此交谈甚欢。

他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