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年说得半真半假,略有些忐忑地去看梁浔表情,小梁浔低着头默不作声,把罐头吃了一半,阖上盖子。
“怎么不吃了?”
梁浔起身下床,“给爷爷吃。”
安年点头,“对,爷爷也得吃,这里还有软面包,好消化的,一并拿去吧。”
梁浔拿着去了爷爷房间,梁济生正披着棉袄,靠在墙上翻看着一本书。
“爷爷。”
梁济生抬头,摘下老花镜,“浔哥儿啊。”
梁浔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书上,那本书已经很旧了,书页翻着黄,边角都卷了起来。
梁济生合上书,嗓音沙哑着说:“没事做,看看书消遣一下。”
家里的书已经全烧了,生怕惹来麻烦,只留下这一本民国诗集。
梁济生年轻时留过洋,那时候也有一腔报国热心,可惜时政混乱,民不聊生,他空有心而无力,只能带着妻儿回到家乡里安稳度日,他曾捐出家产支持军队抗战,也曾拿出钱财救助乡亲邻里。
他算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可活到晚年,连看个书也要偷偷摸摸。
梁浔把吃的放在小炕桌上,“吃饭吧。”
梁济生看着罐头和面包很诧异,“这都是哪来的?”
“好心人给的。”
“什么好心人会帮助咱家?”
梁浔又不说话了,他总是这样,不想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就保持沉默。
梁济生叹口气,孙子小时候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孩儿,可越长大就越沉默,他真怕这孩子心底憋出什么毛病。
他不再追问了,拿起一个面包咬了一口,布满沧桑的眼睛眯了起来,似乎在怀念过去,半晌叹道:“真好吃,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
【作家想說的話:】
微博被封号了,我也不知道咋回事
第7章 “安安,谢谢你能来。”
梁浔推门进屋,一眼便看见坐在房中等他的人。
安年笑盈盈地招手,“快来,一会儿凉了。”
他端着护在掌心的一个瓷碗,给梁浔递过去,碗里是乳白色的液体,散发着浓郁的奶香。
梁浔愣了愣。
“是奶粉。”安年有些不好意思,“我没想到你长得这么快,买的还是十岁以下的宝宝奶粉,不过也能喝,补钙,你太瘦了,得好好补一补,以后才能长高。”
安年说到一半恍然想起,书中的梁浔足有一米八二,他沉默一秒,“多喝,越高越好。”
梁浔小心地接过来,碗里还冒着热气儿,香香甜甜的味道伴随着热气蒸腾而上,萦绕在他鼻尖,把他的眼睛都熏得有些红。
“快喝呀,一会儿凉了不好喝了。”安年催促。
梁浔低头抿了一口,又甜又热的液体化作一股暖流在口腔里打了个转,然后从喉咙里淌下去,一直经过食管流进胃里。他全身都被一股香甜的气息笼罩着,胸口处更是热热胀胀,仿佛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
肩膀处覆上一只手,梁浔抬眸,是安年给他拢了拢敞开的外套,那张白皙俊秀的面庞上荡起温暖的笑意,细碎的光芒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漫出,漂亮而耀眼。
梁浔低下头,耳朵悄无声息染上一些红。
他觉得很暖和,暖和得心底都烫了起来。
小梁浔吃饱了又去烧水洗澡,安年想着孩子大了,是不是要回避一下,没想到小梁浔和上次一样,毫不避讳地脱了衣服跳进桶里。
安年:……这小子从来就不把他当人看。
梁浔确实长高了一些,从前还没有他大腿高,现在已经到他腰间了,只是瘦,格外瘦。按理说乡下满地跑的孩子都黑得跟泥鳅似的,但是小梁浔却很白,都能看见苍白皮肤下透出的青色血管。
严重的营养不良。
安年犯愁,看来下次来得多拿一些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