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3)

裘怫顺手把招财抱在怀里当暖炉,主仆二人就这么去了闺学。闺学就在裘宅隔壁,侧角开了一道小门,连大门都不必出,直接就从小门过去了。

这一去,主仆二人一直待到天快黑才回来,正好赶上晚食。母女四人才坐上桌的时候,得胜家的匆匆送进来一封信。

信是裘族送过来的,三祖爷亲笔,道是上元节一过,他就带了族里的少年出门,预计二月初五左右便能赶到京中。

终于来了。

这消息让苏氏母女精神一振,心里都有些高兴,却又有几分复杂,但不管怎么说,该准备的都要准备起来,好在时间还足够,倒也不必慌手慌脚的。

眼下最要紧的,当然还是好好的过一个上元佳节,指不定,佳节之后,裘慎的好事儿就来了。

不过在这大家都很期待也很高兴的时候,承恩侯夫人却是又被皇后给扫了兴。就在上元节前一日,皇后派了人告诉她,说上元节之日,让承恩侯夫人带了裘家大姑娘到她跟前露个脸,她要见见此女。

承恩侯夫人第一反应就是皇后要搞事,差点儿就冲动的硬梆梆的把皇后给顶回去,得亏当时承恩侯也在场,好言好语的把她给劝住了。

“上回皇后娘娘已经退让了,便不可能又反悔,她大抵是真的想见见未来的侄儿媳妇,你也不要反应过度,今儿个你要是真顶了她,回头儿媳妇进门,少不得要去拜见皇后,到那时候皇后再为难她,咱儿子心疼,你也没面子不是。”

第二百三十二章不怕

承恩侯夫人当场就冷笑道:“八字没一撇的事,你也别一口一个儿媳妇,就娘娘那样儿的,多少个好儿媳妇都得让她给吓没了。”

承恩侯被噎得喉咙里发堵,只他是个没出息的,这几年夹在皇后和媳妇儿中间,两面不是人,夹板气受习惯了,很有些唾面自干的豁达,因此又笑嘻嘻道:“夫人的眼光,本侯是信得过的,能被夫人看得上眼,裘家大姑娘定不是个被吓一吓就退缩的好女儿,本侯啊,只等喝了儿媳妇敬的茶,来年再抱个大孙子,这辈子就别无所求了。”

承恩侯夫人一肚子的气,还真教承恩侯这几句乱没出息的话给逗没了,禁不住骂道:“瞧你这点儿出息,人家姑娘还没及笄,就算定了亲,你想喝儿媳妇茶,也得等上两年。”

这倒是个遗憾,承恩侯搓了搓手,道:“夫人说的是,那就多等两年,大孙子抱不上,外孙子还可以想一想的嘛。”

这倒是,承恩侯夫人顿时岔了思绪,想着女儿出嫁已有一年多,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一时间,思女之心泛滥,便也顾不上和皇后生什么气了。

皇后要见裘大姑娘的事情,当然不可能瞒得裘家人,承恩侯夫人让人给裘家送了信儿,好教她们有个心理准备,别到时候慌手乱脚的,教皇后看低了她们。虽然裘慎的大气端庄让承恩侯夫人很是欣赏,但这姑娘毕竟家世不高,又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万一到时候失态,皇后不喜,承恩侯夫人也很没面子。

苏氏收到信儿,果然是被惊得差点儿没坐得住,好在她到底是伯府千金出身,且又眼见了女儿近日来的变化,到底还是稳住了,只对来人笑道:“小女能蒙皇后召见,这是天大好事儿,请嬷嬷回去告诉侯夫人,小女自得许嬷嬷教导闺仪,旁的不敢说,进退有度必是能做得到的,请侯夫人万万宽心,小女绝不给侯夫人丢脸。”

承恩侯夫人听了苏氏的回复,果然是宽心不少。也是,裘家有位宫中的司仪女官坐镇,还真不必她太过担忧。在面对皇后的时候,她对裘慎的要求,也就是一个进退有度罢了。毕竟,承恩侯夫人不是严苛的人,不能指望一个还没有及笄的少女,能有更好的表现。

然而事实上,苏氏还是有些乱了手脚,她想起她在裘慎这个年纪的时候,随太夫人进过一次宫给太后请安,当时她的心跳得太快太快,已至于都不知道自己当时说了什么。

原本给裘慎准备的衣裳和首饰似乎不大适合去拜见皇后,应该更隆重一些,太夫人送的衣料首饰都被她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