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2 / 3)

连派了两拨人去沿途打探,才知道因裘家几个少年郎是初回出远门,其中有一人水土不服,半路病了一场,因此耽搁了几日。

在二月初十这日,他们终于赶到了京中,苏氏面上沉稳,但心中到底是高兴,里外打点,把这一行人给安置下来。

领头的还是三祖爷,随行的是和裘一鸣同辈的两个族兄弟,一个是三祖爷的次子裘一哨,一个是六房的裘一听,再就是七个裘家小辈儿,除了长房之外,裘族九房差不多是各房各出了一人,长房是承宗继兆的一房,不肯让自家子嗣出继,倒也不足为奇。

苏氏最关注的还是她曾经特地圈出来的九房的昆哥儿,一则这孩子身世招人同情,生母已逝,继母又生了一双亲子,亲爹护不住他,他在九房日子难过,过继出来对他只有好的没有坏的,二则,这孩子年纪最小,翻了年也才七岁,孩子打小养起,容易处出感情,也更容易教导成材。

不过她虽有这样的想法,却也还要观察一段时日,看看这孩子的心性脾气,再则,七岁的孩子说大不大,但也算是开始懂事了,他自个儿愿意不愿意过继出来也是一说,苏氏并不想勉强他,总归,昆哥儿也不是唯一的人选。

另一个招她注意的是,是二房的晟哥儿,这孩子今年已经十七,是二房的幼子,长相与裘一鸣少年时期有几分相似,意气风发的,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冲着过继来的,而是真心想求学,别的孩子只带了些衣物来,独他带了整整一箱子的书,抵达裘家,拜见过苏氏之后,就把自个儿关在屋里苦读不辍了。

剩下的几个孩子,苏氏虽也一一瞧过,不过怎么说呢,都不投她的眼缘,心里虽是给这些孩子分了高低,但她面上却还是一碗水端平,给每个孩子都配了一名小厮一个婆子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吃穿用度一视同仁,还给了他们每月一两银子的零花。

这笔开销并不小,不过裘氏族中这回也算大方,合族凑了二百五十两银子让三祖爷带过来,其中二百两做为族学中的供奉,五十两则是这几个孩子一年的衣食费,裘族这是希望苏氏一直把族学办下去,可千万别挑出了过继的孩子后,就把族学关了。对于裘族来说,让族中的孩子进京来,不说学到什么,光是长长世面也是值的,何况京中风云之地,不定就有族中的孩子从中冒头了,所以苏氏办的这个族学,做为一个落脚点,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裘族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苏氏办下去。

苏氏看出族中所想,于是就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二百五十两,转头就请了华征过来,让他见见族中的这几个孩子,也算让这几个孩子拜见一下先生。

起先华征的年轻让三祖爷和裘家兄弟都很意外,看他比晟哥儿也没大几岁,怀疑苏氏并不是诚心要办族学,待知道华征是京中有名的丹青才子,而且年轻虽轻,但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顿时大喜过望,对苏氏再无疑心。

待到族学正式开课时,正是花朝节临。

这一年的花朝节特别的热闹,因为就在节前一日,宫中传出消息,要在花朝节后正式订下四皇子妃的人选,于是到了花朝这一日,艳山园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裘慎跟陆晔的亲事,已经开始在过礼了,自然不用凑这个热闹,裘怫和裘怡还差了点年纪,去不去都无所谓,裘慎既然不去,裘怫自然也不想去,只有裘怡一个人蠢蠢欲动的,但苏氏已经决意要对裘怫严加管束,自然就不会放纵裘怡一个人去,因此拒绝了裘怡的要求,把三姐妹全关在家里了。

裘慎躲在屋里绣嫁妆,裘怫和裘怡陪着她绣了小半时辰,然后裘怡就再也坐不住了,甩了绣绷跑到院子里扯花瓣解闷。

“你快跟着她,别让她把院子里花都糟蹋了。”裘慎连忙对裘怫道。

第二百六十章粉桃娇

裘家地方不大,院子自然也不大,里头的花便只有三五株花树和一个小花圃。花树是梅与桂,未到花期,倒是不怕被糟蹋,但花圃里却是花开烂漫,红白粉黄,煞是好看,若是遭了裘怡的毒手,那得多伤眼睛。

裘怫出来慢了一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