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改衣裳,连着忙活了几天,才终于是改好,这出嫁日便也就到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嗯,这话说的绝对不是裘怫,做为一个准新娘,临出嫁前一夜,她被嫡母叫进了房,对她交待了每个准新娘都必须知道的私房话,然后又被塞了一本压箱底的小图册让她回屋自己琢磨之后,裘怫这一夜几乎就没睡着。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大喜之日,她这精神也爽不起来啊,尤其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她就又被拉起来沐浴净身,又有喜娘来给她梳头绞面的,人都快困死了,坐着都可以打瞌睡,就更别提什么精神了。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裘怡,小姑娘跑进跑出,吩咐这个,指挥那个,那精神头高昂的,差点让不知情的人以为这姑娘才是今日出嫁的那个。
喜娘:“一梳梳到尾……”
裘怫在打呵欠。
喜娘:“二梳梳到白发齐……”
裘怫在打瞌睡。
喜娘:“三梳梳到儿孙满堂……”
咦?裘怫两眼一睁。儿孙满堂,是说生几个福哥那样的小娃娃吗?想到白胖可爱的大侄子,她的脸上顿时变得红彤彤的,终于有了几分新嫁娘的气色。
如果让郑秀知道,出嫁之日,让自家心爱的小姑娘变得精神抖擞的,不是他这个新郎官,而是大姨姐家刚出生的小娃娃,他是高兴呢还是伤心呢?
嗯,这个答案有点让人不忍,罢了,还是不提它,只说新郎官今日也是起了个大早,先把子一园里里外外转了个遍,确认各处没有丝毫不妥之后,才喜滋滋的在内外管事的的催促下,换上了一身大红的喜服,戴上新郎帽,结上大红花,然后就盯着沙漏等吉时,坐立难安得像个孩子。
不过两刻的工夫,漫长得简直就像渡过了一生,终于,沙漏漏尽,翻了个身儿继续点点滴滴的往下落沙子。
吉时到!
郑秀一跃而起,跳上和他一样绑了个大红花的高头大马,领着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一路往裘府去,后头跟着穿戴一新的荣国公府的下人们,抬了一筐筐的喜钱,走一路,洒一路,引得多少百姓喜笑颜开,脸皮厚的自己下场捡,脸皮薄的叫来家中的孩子们,去捡喜钱沾喜气,迎亲队一路往前行,便掀起了一路的热闹欢呼。
整个京城都仿佛跟着沸腾起来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迎亲的这一条路上,但凡有茶楼酒肆这样的地方,今日都客满,因为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围观的了,有茶或酒吃,有位子坐,有热闹看,还不用在街上被人挤,怎么想怎么美,尤其是那些临窗的桌位,更是早几天前就全被人订下了。
毕竟,嫁娶之事月月有,但嫁娶双方,一位是京中出了名的独秀国公,一位是运气好到从天上掉下个郡主头衔的裘家女,这样的身份这样的传奇故事,可当真是不多见。
第四百四十章 欢喜
当然,这并不是大家如此热衷的围观这场婚礼的主要原因,他们真正想要看的,是裘家二姑娘的嫁妆。按说以裘家的家境,这嫁妆铁定是丰厚不了的,可裘家二姑娘运气好啊,认了位皇家公主当义母,坊间有传闻,说这位公主把整座公主府都给她当了陪嫁,这裘家二姑娘的嫁妆,怎么着也得称得上是十里红妆了吧。
所以,这些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嫁妆出门,这边新郎官都过去了,那边嫁妆也早该抬出来了。
嗯,其实就在吉时到的那一刻,裘怫的嫁妆就已经抬了出来,只不过这些等着看嫁妆的人注定要失望了,因为她的嫁妆根本就没放在裘府,裘府就那么点地方,哪可能放得下被至善娘子添了又添的那些嫁妆,所以经过至善娘子和苏氏的“友好”协商,最后定下了裘怫从裘府出嫁,但她的嫁妆却要从公主府里出去。
公主府离裘府有点远,倒是离荣国公府挺近的,能不近吗,荣国公府的前身是皇帝潜邸,原本是座亲王府,和公主府一样,都属于皇室宗亲一挂的,相互之间的距离肯定远不了。
所以这边无数人翘首以待的时候,一抬抬的嫁妆早就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