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地自容,坐立难安,只是太夫人没让她走,她一时也不好离开上房,看着来来去去跑腿传令回禀的下人,尴尬得几欲羞死。
好在太夫人也只是小惩大戒,顾着申氏还是当家主母,不能太落她的脸,冷了她一刻半刻的,也就收了手,道:“你怎的还坐在这儿,宋先生和林先生都是文士,又上了年纪,骑不得马,你还不赶紧教人备车去接他们,车上茶水点心都要备齐了,再从公中支些银子让两位先生带上,四皇子看得起咱们家的大孙子,可也别没了礼数,该打点的就别省着。”
天知道四皇子今天是不是一时兴起,转明儿就全忘了苏伯勤这个人,所以四皇子身边服侍的人,一个个都得打点好了,哪天提上那么一句,教四皇子能想得起来,这就是苏伯勤的福分。
申氏也不是真的不懂这些门道,不过是一时高兴坏了,又被太夫人当场打了脸,脑子里乱哄哄的没想到而已,这时被太夫人一提,她顿时醒悟过来,哪里还顾得上脸不脸的,今天丢的脸,以后总有机会讨回来,可儿子要是因为她一时忘形失了这大好的机会,那她还不得悔青了肠子。
当下急匆匆向太夫人行了一礼,脚步忙乱的安排去了。太夫人看着她匆忙的背影,连连摇头叹气。这个儿媳妇真是娶得不知是对是错。
若从太夫人的心思来说,并不想要申氏这样的儿媳妇,可当年是老忠毅伯做主定下的亲事,看中的就是申氏的外家是一门书香的季家,有这么一门姻亲,能让苏长英的文官之途顺畅许多,毕竟季家是清流,虽不显贵,名望却高,在官场上的人脉也不少。事实也证明,老忠毅伯的想法没有错,苏长英能在吏部占了那么一个肥缺,季家确实出力不少。只是在相夫教子和掌理中馈上,申氏就不能称之为一个优秀的主母,相夫教子就别提了,太夫人是真心看不上。至于掌理中馈,也就勉强合格罢了,虽不曾兴家,到底也没怎么败家。
唉,世事难两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太夫人只能如是安慰自己。然而这样的安慰,在小王氏带了苏家姐妹回府后,就彻底成了自欺欺人。
看着哭哭啼啼、形容凄惨还是被仆妇架着回来的苏元芳,太夫人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晕死过去,吃了两丸仁丹,好半日才缓过气来,只问小王氏发生了什么事。
小王氏打了苏家三姐妹去了隔间,又等着申氏闻讯赶过来,这才一五一十的把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第七十二章应对
“欺人太甚!”
太夫人一掌拍在了扶椅把手上,只听小王氏的话,她就知道苏元芳是被人算计了,恐怕还不止一人,要不然,当时那么多人在挂花符,各家的姑娘加上随行的丫环仆妇,怕不下百十来个,竟是没一个瞧见那石子路上被洒了油不成,连句提醒都没有,分明是全都等着看苏元芳的笑话呢。
虽则苏元芳的性子被申氏养歪了,眼大心空还自命不凡,但大庭广众之下这么算计她,这也全然是不给忠毅伯府面子,实是可恨可恶可恼之极。
申氏却是整个人都有些懵,她才刚因儿子大喜过望,转眼女儿这边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太夫人是怒不可遏,她却是“哇”的一声哭出声来,叫道:“我苦命的元姐儿啊……”站起来就奔着隔间去看苏元芳。
小王氏嘴角一抽,盯着申氏的背影忍不住腹诽这个大嫂一惊一乍,就算是心疼女儿,也犯不着表现得这么明显,这么多下人在呢,主母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母亲,您消消气,这桩事情……”小王氏迟疑了片刻,语气透着几分苦涩,“只怕咱们家是讨不回来了。”
安王妃虽然说要给忠毅伯府一个交待,不过她心里有数,这只是个场面话,她已经打听清楚当时靠得近的几家姑娘的身份,除开出了一位太子妃的靖远将军府,其他几家,都和皇家有着抹不开的关系,这家中尚了位公主,那家中有个入宫为妃的女儿,其中甚至还有一位安王妃的娘家侄女,最次的,也是家中出了位郡王妃,比如说被小王氏吓得差点哭了的那位胆小的姑娘,就是兰陵郡王妃的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