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仍是眼巴巴的看着屏风,道:“裘姑娘可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裘怫有些哑然的打开绢纸,这绢纸……是书画所用,用来写制作小鱼干的方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再细看内容,制法倒是不难,只是用料……她是懂得厨工的,虽然学得还不精,但至少对于用料等级的高低,还是看得明白的。配料且不去说它,反正都是上等好料,只说主料,就是那小鱼,得用春天丹图江下游里生长了才一月的银柳鱼,这银柳鱼身体扁平细长,色泽银白,最难得的是它未长成时,骨刺极软,太阳底下一晒,那刺几乎能化进骨头里去。用此鱼制成小鱼干,完全不用担心猫儿会被鱼刺卡伤。

要说这鱼在丹图江也不算难得,捕捞也不难,难却难在它必须要趁新鲜时制作,一旦出水超过三个时辰,鱼肉不新鲜且不说,那软刺也会变硬,硬刺细密,数量还多,吃起来可麻烦了,很容易卡喉。若说将它原地晒干了再运送入京,可这又有两个问题,就是丹图江下游两岸,雨水极多,一年难得有几个连在一处的晴日,即便有,也因湿气重而难以晒得干透,不用几日,便会生霉变质。

因此在京中若想吃到银柳鱼,唯有捕捞后养在水桶里,一路运送入京,速度还得快,银柳鱼长到一个月才捕捞,再长一个月便是成鱼了,成鱼后肉质变老,鱼刺变硬,也是吃不得的。

因这种种,京中贩卖的银柳鱼价格极为昂贵,等闲人家是吃用不起的,更何况是拿它做小鱼干给猫吃,得多吃饱了撑着才会干这种事啊。哦,眼前就真有这么一位吃饱了撑着的,这方子,还不如不拿出来。

裘怫一肚子的腹诽,越发觉得,这位年少的国公爷,大抵是宫中待得久了,完全不晓得民情民生,看着……脑子更方了,与书上写的那位“何不食肉靡”的主儿有一拼。

“方子简易,制作亦不难……多谢国公爷!”

天知道这多谢二字,从她嘴里说出来有多艰难啊,裘怫有种化身招财亮出爪子挠死这家伙的冲动。

第一百零三章不灵光

“多大的事儿,哪里用得姑娘一声谢。”郑秀乐滋滋的,绝口不提这小鱼干方子是他从御膳房里找了最擅此道的御厨,硬生生磨了三天,才把人家的独家秘方给掏了出来,听说是做给猫吃的,那位御厨差点就哭天抹泪了,嗯,然后郑秀告诉他,是太后预备着要养一只猫,御厨顿时又喜笑颜开,一个劲儿的叮嘱,说且先让猫吃着,回头他再把秘方多配几个味道出来,让郑秀一定记得去拿。

郑秀记着这事儿呢,他也没忘给太后也送了只猫,当然,那猫名贵,论身价是比招财高贵多了,可那猫是随便买的,又哪比得招财,是郑秀跑了不知多少地方才终于淘出来这么一只又通人性又乖顺还认主人的,光这份用心,要是被太后知道了,得摁死这没良心的臭小子。

裘怫已经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话回他了,木然的把方子叠好,交给葛覃收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郑秀还想听她再说两句,但等了半晌也不见动静,在苏氏连连端茶的示意下,只得万分不舍的起身,干巴巴道:“那我……走了啊!”

苏氏立刻接了他这个茬儿,半笑不笑的道:“国公爷慢走,妾身恕不远送。”

一点儿也没有留客的意思,连场面话都不应付。

郑秀想再说点什么,但到底没说,只将怀里的猫儿放在地上,拍拍猫屁股,小猫儿就一溜烟钻到屏风后头去了。他羡慕的看着猫儿,终于还是道了一声“裘夫人,告辞”,而后与苏伯勤一前一后离开了雍容院。

裘怫听得他们的脚步声远去了,又顿了顿,才从屏风后面转出来,将那张小鱼干方子交给苏氏,迟迟疑疑的道:“母亲,这位国公爷……”她用白嫩嫩的手指在脑袋爪边上画了一圈儿,“是不是脑子不大清楚?”

苏氏没忍住,笑开了,一笑便不可收拾,最后揉着肚子半瘫在椅中,道:“你如何这般想?”

裘怫没好气道:“书都背错了好多处,偏还不自知,竟是有心炫耀他会背书似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