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厨上炖着的燕窝到了火候,翠妈妈领了丫环们给送进来,三人各自吃了一盅,又漱了口,太夫人才挥退了丫环们。
小王氏和苏氏一看,便知太夫人这是要说正题儿了,便也把身后伺候的丫环给遣了出去,一时厅中只剩了她们母女、婆媳三人。
“这段时日,老身这身子总不自在,你们都是孝心,隔三差五就请了郎中入府替老身诊脉,只诊不出毛病来,唯用这些补养之物将养着,我心里都明白,不是你们哪里伺候得不周到,也不是郎中们没本事,老身这病呢,不在身上,而在心上,心病自来心药解,寻常方子又能有什么用呢。”太夫人叹着气,说了这长长一段话。
小王氏素来是有心人,想着这些日子,她在上房外头打转的时候,偶尔也听得丫环们说过一两句诸如“太夫人在大姑娘出阁前的闺房里坐了半日”、“太夫人看着大姑娘留下的针线抹了泪”什么的,此时再一听太夫人的话,哪里有不明白的,忙便道:“母亲可是担忧启姐儿?唉,也是,这一去都大半年了,竟是什么消息也没传回来,不知她在那地方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受人欺负,吃穿上可曾被人怠慢,咱们去不得看她,她一个孩子家不懂事,自己竟也不遣个人回来瞧瞧母亲。”
第一百零七章心寒
苏氏听了这话,心里一沉。按说入了东宫,确实是不大容易再见面了,但遣了仆妇丫环回家看看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年节时,派人送些节礼回娘家更是礼数,苏启芳毕竟是被抬进去的,有品有级的太子妃嫔,可不是没名没份连个小轿都没有,得自个儿从后脚门进去的秀女。太夫人身上不自在,似乎就是打年节时起的,想来便是因为苏启芳连节礼都没遣人送,察觉到什么不好来了。
太夫人又长叹了一声,按着心口,眉目透出几分苦楚来,道:“可不是,我养了她十几年,从她小猫儿一样大,养到了亭亭玉立,就这么没了消息,老身这心里……一想到这个,就疼得厉害。”
“母亲且宽宽心。”苏氏轻声道,“今儿母亲叫了我们来,不知可是心里有了章程?”
太夫人神色一顿,才道:“到底是婉儿知我,老身这些日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得让人去东宫探一探,方才能安心,只是老身这身子不争气,最好是让你们大嫂出面,年初时让人探了探她的口风,结果却……你们大嫂那人……唉,不提她了,如今这府里,除了她之外,便只你们姑嫂是有诰命在身的,有资格入东宫去,老身便想着,让你们代老身走一趟,看看你们那可怜的侄女儿……”
说着,太夫人竟是掉下了两行老泪,唬得小王氏和苏氏又安慰了好一通。
话说到这份上,倒是让人不好推拒了,小王氏倒也罢了,她是无可无不可,太夫人让她走一趟,她去便是了,只苏氏却是心情复杂,太夫人若真心疼启姐儿,当初何故毁了启姐儿大好的姻缘,若不是真心疼她,今日何又必来上这一出,怕是担忧启姐儿只占一分真心,另有九分真心,却是实实在在的担心白折了一个姐儿在东宫里头,换不来好处吧,所以才要去东宫里探探情况。
然而这心思也只能暗里想想,却是半点儿不好表露的,苏氏唯有跟着小王氏一起点头应了,等从上房里退出来,又和小王氏去三房的院子坐了坐,商议了一下这事儿要如何的办,定下了章程后,在回雍容院的路上,苏氏才忽的回过味儿来。
这桩事,有小王氏去办就成了,何必叫上她?而且早前不提此事,偏等她们母女除了孝才提起来,太夫人此举背的深意,莫不是又打上了娇娇的主意?
再又想到小王氏方才与她商议,要带上女儿们一起去,说是苏含芳提了好几回要去看望苏启芳,只是带她一个难免有些招眼,让苏氏把裘慎也带上,苏氏当时还没有多想,只记着苏启芳与自家三个姐儿相处得极好,还笑着说岂能只带娇娇一人,卿卿燕燕也一起去,人多才热闹。
此时想着当时说的话,苏氏整个人顿时如坠冰窟窿。娇娇才多大,刚到可以相看亲事的年纪,她这里还没有开始着手,太夫人竟是就把主意打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