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3)

冯让道:“殿下英明。末将去铸铜厂打听宫里是否有人拿图样来打东西,铸铜厂的厂司还真想起来了。会稽郡主曾拿了这副图样子来,铸铜厂的工匠虽觉得有些不妥,但因为郡主常在台城走动,行个方便而已,就答应了。如今人证、物证具在,不怕她不认。”

如今符契、布防图的字迹、调取炸药的时间,乃至于投降前,陆昭从未离开台城的事实,样样都对得上。

冯让素知元澈对陆昭执着过甚,但仍旧把心中的话和盘托出:“恕末将直言,她原为吴国余孽,此战又失去了最亲近之人,心中自有怨恨。况且她又一向冷漠无情,早年间亦伤过殿下,何况今时今日?这一次她失了手,但若殿下留之纵之,难免……”

元澈抬手示意冯让不必再言,然后对周恢道:“去备车舆。”

周恢觉得冯让的话很是在理,然而见太子一副一意孤行的样子,心中焦急万分:“这天气,殿下要去哪里?”

元澈拿起了熏炉上的氅衣,转手披在身上,系好了带子,大步流星,夺门而出。黑色的氅衣如同晦暗的天幕,簌簌的风声中,他念出的三个字依稀可辨。

第19章 冰释

依居丧之礼,服丧者晨昏各哭祭一次,饮食用度,每日不过两溢糙米。傍晚哭祭完毕,陆昭只觉得昏昏沉沉,周身发冷,便先合衣卧下,听着雾汐用银铫子煮粥的声音,渐渐睡去。不知过了多久,只闻窗纸飒飒,雨声簌簌,陆昭倦意未消,依旧阖着双眼问道:“雾汐,外面下雨了?”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炉内炭火的声音。

片刻之后,方有一个男子温润而低沉的声音:“嗯,下雨了。”

陆昭从朦胧中惊醒过来,勉强坐起身,见元澈坐在炉火旁,正含笑望着她,便起身行了个礼,问道:“殿下,雾汐呢?”

“这里太冷了。”元澈道,“我让她随周恢去取些炭火和炉子来。”

陆昭点点头:“既如此,殿下有什么话便问吧。”

“我是有话要问。”元澈抬手指了离自己不太远的一只褣簟道,“你先坐下,这次我们可以好好说话。”

陆昭见他今日说话并不自称孤,且语气温和,虽然诧异,却也稍感心安,于是依言坐下,语气减了几分冷淡,却依旧防备:“殿下请问吧。”

待陆昭坐下,元澈方才发现几日间她已经瘦了好些,原本脸颊上少有的丰润之处,也消失不见。她身着齐衰服制,不施粉黛,头上仅挽了支白玉簪子,细洁的颈在交领处只露出一小段,仿佛甜白釉里渥着寒冰。灯光下,白色的麻布与其面容相较,反倒晦暗。眼尾因几日哭泣留下了淡淡红痕,好似露染啼妆,明姿艳质,不可描画。

元澈看着她,只觉得如此平静地相对而坐,似是曾在何时经历一般。待回过神来,方才将一张布防图和一枚锃亮的符契从袖内取出,摆在桌上,道:“你做的事情我已经都知道。你很聪明。虎符、符契,样样都脱了手,让人拿捏不住你的错处。你暗中联络沈氏及江南世族,在石头城下向我发难,几乎保全了所有与你家相关的世家网络。你偷了元洸的文牒,给了你的兄长,助他出逃,也是早早谋划好的。”

“我曾想,不过是十六岁,做到如此滴水不漏,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概是有几分冷漠,几分狠戾,再有那么一分的天赋。可饶是如此,我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今我看你住在这里,日日不过食两顿清粥而已,身处穷庐,枕石卧苫。若不是做戏做的太好,那便是对死去的亲人有几分真情在了。陆衍的刀还收在你那里吧?”

陆昭原本镇定自若,听到此处,心跳仿佛停了半拍。

元澈佯装不查,笑着道:“我已经命人去旧苑找了,想来不日便可以找到。那枚虎符,我想大概你已经放入棺里了。到了大殓之日,盖棺定论,自与你无关。可那把百辟刀,是陆衍的珍爱之物,如今却不曾入棺。以你的手段,将刀带到这里,并不困难。唯一使你这么做的,是因为杀害陆衍的元凶还在这个世上。我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