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见萧琂回来,她赶紧坐起身来,又悄悄理了理衣裙,略有点心虚地问:“子安你今日忙完啦?”

萧琂失笑,抬手轻轻刮一下她鼻尖,“没有,但可以在东宫继续忙。”

杨满愿也笑了,拉着让他在自己身旁坐下,“既如此,那咱们就一块儿忙。”

她软语呢喃,“去南苑待了半个月,我也积攒了不少账目没看呢。”

如今私下里她连“殿下”“妾身”都不喊了,都是你啊我啊的。

萧琂心里一软,伸手抱住她,将下颔抵在她发顶,“方才的事,愿愿都知道了罢?”

“嗯。”杨满愿蜷缩成一团,依偎进他怀里,“方才你同皇祖母刚出殿外,杏云就进来将来龙去脉说了个遍了。”

“对了!”她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问:“方才淑妃娘娘见到苏姑娘是什么反应?”

“她没什么反应。”萧琂握住她的小手捏了捏,又十指紧扣。

“不过孤也留心观察了,她们二人眉眼间确实有几分相似,但也只能循着当年的蛛丝马迹往下查。”

沉默好一会儿,他忽然低叹一声,“愿愿,父皇可有同你说杨侍郎的事?”

“没有啊……”杨满愿茫然眨眼。

她莫名有种不好的预感,便试探着问:“可是我阿爹在冀州遇到什么事了?”

第121章 | 0121 杨满愿越发想调戏他

杨父自去年升任户部左侍郎后便被外派出京,清丈直隶一带所有可耕田地,今年年初开始在冀州试验推行他的赋税改制。

“阿爹他……”杨满愿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脸上登时血色褪尽。

父亲推行的摊丁入亩改制势必触动贵族豪强的利益,莫非是父亲在冀州遭遇不测,甚至是遇难了?

就在这时,天边一记闷雷炸响,季春骤雨铺天盖地般落下。

乌云遮天蔽日,檐下挂起薄薄的雨帘,殿内光线陡然暗下来,灰蒙蒙一片。

轩窗微敞,细风夹杂着雨气吹进殿里,杨满愿额前碎发被拂动。

萧琂将她搂紧几分,温声哄道:“愿愿别怕,岳父现下已无大碍。”

杨满愿越发心急,挣扎着坐起身来与他对视,“你说呀,到底怎么了?”

思忖半瞬,萧琂才缓慢道:“前日岳父在冀州遇到些麻烦,当地乡绅为抵制变法,刻意煽动百姓聚众闹事。”

“朝中群臣也借此事弹劾岳父,试图逼停变法。”

杨满愿勉强镇定下来,继续追问:“那阿爹可有受伤?”

萧琂轻轻拍她手背,“愿愿放心,岳父并无负伤。”

杨父确实并无负伤,倒是外出时被扔了些菜叶子臭鸡蛋,只是这些他也不想说出来,免得妻子听了难受。

“没受伤就好。”杨满愿长舒一口气。

她重新埋紧男人怀里,软声呢喃:“其实阿爹早就预想到会遇上如今这等困境,自古以来变法哪有一帆风顺的……”

萧琂搂紧她,低声问:“岳父从前与愿愿聊过他的变法?”

杨满愿点点头,“对,阿爹并非迂腐守旧之人,许多事都会与家里一起商讨的。”

杨家故居就在县镇乡野,他们是深切体会何为“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贫农们勤恳耕耘,可一旦他们将山野荒地开垦成良田就会被豪强地主肆意侵占掠夺。

贫农们只能继续开垦新荒地,又再度被世家大族吞并,周而复始。

而他们唯一出路就是成为地主们的佃农,刀耕火耨,艰辛劳作,却连温饱都很难满足。

非但如此,贫农们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赋税,反倒是乡绅地主们凭借自身功名便可免除一切赋税。

杨谦行推行的摊丁入亩改制,不再按人丁收税,而是按田地收税,为的就是减免平民百姓的负担,再从那些霸占绝大多数田地的豪强地主手里收税。

此举也算是得罪了天下所有士绅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