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雅的辉煌,建立在多少农民未来的痛苦之上?
报告寄出后的第三天,我收到了陈老的电话。
“林默,我需要见你。”他的声音异常凝重。
我赶到他的办公室,他正盯着那份没有署名的报告。
“是你写的吧?”他问,眼神锐利如刀。
我点点头,没有多言。
“这些数据,我已经让人反复验证过了。”陈老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眼睛,“孟迪亚这是在玩火。”
“不只是玩火,是明火执仗。”我递给他一份新的数据分析。
陈老翻看着资料,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会立即组织专项调查。”他郑重地说,“这事关重大。”
回到实验室,唐芯正在电脑前激动地挥手示意我过去。
“你看这个!”她指着屏幕上的一封邮件。
那是一份从孟迪亚内部流出的邮件,提到了一个代号为“夜莺”的合作伙伴。
“这个'夜莺'每季度都会收到一笔巨额资金转账。”唐芯指着邮件中的数字。
“能查到这个'夜莺'是谁吗?”我问。
8
唐芯摇头,“资金流向一个离岸账户,很难追踪。”
我心中隐约有个猜测,但没有证据。
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整理旧物。
一个尘封的盒子里,我找到了那张与苏青雅的合影。
照片中,她手持我送给她的那支钢笔,正在签名。
我盯着那支钢笔,突然感到一阵心悸。
有什么被我忽略了。
我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照片中的钢笔。
笔帽上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孔。
那不是装饰。
那是一个微型镜头!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支钢笔是我从国外一家专做精密仪器的公司定制的。
当时只觉得它做工精良,适合送给苏青雅这样的天才。
现在我明白了,她所谓的“与植物沟通”,不过是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真正的窃取手段,是这支钢笔!
它能扫描我在纸上画下的每一个草图,记录每一个公式!
我的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颤抖。
多少个夜晚,我在她面前毫无防备地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多少次,我以为她只是在认真聆听,实际上却在窃取我的心血?
我立刻联系了在国安部门工作的大学同学李强。
“需要查一家国外公司和一个人的资金往来。”我尽量保持冷静。
“什么案子?”李强问。
“可能是商业间谍。”我简单解释了情况。
李强沉默了一会儿,“给我三天时间。”
三天后,李强发来了一份加密文件。
我颤抖着点开,里面是苏青雅的海外账户明细。
五年来,她定期收到来自孟迪亚关联公司的巨额转账。
金额从最初的几万美元,到最近的每次上百万美元。
时间点与她每次“突破性研究”完美吻合。
我盯着屏幕,感到一阵眩晕。
她不只是窃取了我的研究,她是孟迪亚的一枚棋子,一个精心安排的间谍。
而我,曾经是她最忠实的“情报来源”。
我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肉里。
痛感让我清醒,也让我的怒火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