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我冷笑一声。

她以为我被打败了,正合我意。

这已经是第三个夜晚,我连续工作到凌晨。

当我比对完最后一组数据,手中的笔突然掉落在地。

“这不可能…”

我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再次确认数据。

凡是孟迪亚公司试验田附近的土壤,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微量元素衰变模式。

这种衰变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

王教授被我的惊呼声吸引过来,“发现什么了?”

“您看这个。”我指着显微镜,“这种元素结构变化,不是自然形成的。”

他凑过来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变得凝重。

“三十年了,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我翻开笔记本,画出一个分子结构,“我推断孟迪亚在使用一种未公开的专用除草剂。”

“这种除草剂会永久性地改变土壤结构,让其他作物难以生存。”

王教授的手微微发抖,“如果大规模使用…”

“农田会变成只适合种植他们专利作物的'私人领地'。”我补充道。

正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唐芯风尘仆仆地走进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找到证据了!”她放下背包,取出一叠文件,“我的线人冒险弄到的。”

文件显示,孟迪亚正在全球推广一种“种子+农药”的捆绑销售模式。

“他们的合同要求农民必须使用配套农药,否则种子就没有保障。”唐芯指着合同条款说。

7

我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可怕的联系浮现出来。

“把苏青雅最近发布的'神赐作物'资料给我看一下。”

唐芯疑惑地看着我,但还是从包里拿出了相关报道。

我仔细阅读每一份技术参数,一个惊人的规律浮现出来。

“这些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点。”我指着报告,“它们对病虫害的抗性单一,恰好能被孟迪亚的农药体系'完美克制'。”

王教授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

“苏青雅的'神赐',就是为孟迪亚的农药量身定做的'特供'种子。”

实验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这是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唐芯喃喃道,“农民一旦使用了这些种子…”

“就永远离不开孟迪亚的农药。”我补充道,“而土壤也会被永久改变。”

我站起身,走向那台老旧的培养箱。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加快进度。”

“什么进度?”唐芯问。

“研发一种能在盐碱地生长,且完全不受孟迪亚体系影响的全新水稻。”

王教授摇头,“这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

“我们别无选择。”我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不眠不休。

唐芯经常带来外界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青雅因“神赐3号”大豆的成功,被提名为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

“她现在风光无限。”唐芯愤愤地说,“各大媒体都在吹捧她的'伟大贡献'。”

我继续我的工作。

在一个雨夜,我写完了一份详尽的土壤分析报告。

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孟迪亚农药对土壤的永久性破坏,以及潜在的生态灾难。

我没有署名,只在信封上写下了陈老的地址。

“你不告诉他是你发现的吗?”唐芯问。

我摇摇头,“现在不是时候。”

“但这可能是你洗清名誉的机会!”

“比起我的名誉,这份报告的内容更重要。”

我望向窗外的雨夜,心中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