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为厂房基本都被抵押出去了,所以剩余的净资产中,占大头的是土地和家属院的房子。

家属院肯定不能随便动,就算只是抵押,消息传出去也会掀起轩然大波,所以能继续抵押的只剩下生产区的土地。

土地值钱,如果能抵押出去,机械厂现在面临的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这不仅是机械厂的财产,更是国有资产,如果抵押后机械厂能起死回生,日后将土地赎回来,一切自然好说。

可要是失败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他们这些人就算不进去,这辈子的前途也基本到此为止了。

想到这里,会议室里众人都朝主位望去,等待着新任厂长的回答。

“我不准备抵押土地。”

谢超开口,说出的话却和大家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打算取消内部职工股的认购份额限制。”

【??作者有话说】

二更合一,明天见~

65 ? 认购股票

能当上领导的都不是蠢人, 不蠢,想得就会多一些。

谢超话音刚落,就有人在心里琢磨他提出取消认购份额限制的目的,再想到他们之前提议给基层职工制定认购任务, 不少人脸色变了。

他该不会是打算给他们也制定认购任务吧?

想到这个可能, 不少领导脸色一变, 当时就有人说自己家里的存款都拿出来认购股票了, 再没有多余的钱。

其他人听了连忙附和:“没错,能拿得出超过五万资金的早就认购了, 你取消认购限制又有什么用?”

他们的担忧实在多虑了, 谢超显然没有他们无耻,抬手示意安静, 然后说道:“我会再认购五十万股。”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更加嘈杂。

倒不是有人对他继续出资五十万有意见, 认为他果然是想把机械厂变成他的私营厂。

毕竟评估后机械厂的净资产有四千多万, 加上发售的内部职工股, 总股本高达五千万。

而谢超就算追加认购五十万股, 两次投入加起来,也不过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一点一, 远没有到能把机械厂变成私人厂的程度。

他们只是震惊谢超居然能拿出这么多钱。

在政府工作收入这么高吗?

他们这些人, 参加工作二三十年了, 半辈子存款也不过三五万,他工作才多久, 竟然能拿出五十多万认购股票。

一时间, 会议室里想得多的人看谢超的眼神都不对了。

其他人不敢开口问, 肖副厂长却没有那么多顾忌, 一脸狐疑道:“厂长, 你别觉得我说话直,五十万不是小数目,你确定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实际这话还是委婉了,肖副厂长更想问的是“你确定自己没贪钱?”。

听出他的言下之意,谢超说道:“肖副厂长放心,我父母留了一套黄浦区的洋房给我,卖五十万不成问题。”

会议室里沉默了。

沉默一直持续到会议结束,回到财务科,刚坐下陈玲几人就讨论开了:“你们说,谢厂长爸妈是干什么的,能给他留一套黄浦区的洋房?”

孙淑兰猜测说:“按谢厂长的年纪,房子很可能不是他爸妈的,祖上传下来的吧?”

改开到现在才多少年?就算谢厂长父母老当益壮,改开后下海创业,想挣一套洋房恐怕也不容易。

何况谢超入职机械厂也有几个月了,家庭情况不说透明,大家也能知道个大概,他父母据说都是知识分子,大运动时期还下放过。

所以他祖籍虽然是沪市的,但童年在西北度过,外地人听可能会觉得他沪市话说得很好,他们这些在沪市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却能听出不地道。

房子不是他父母挣钱买的,自然只剩下组上传下来一个可能。

这不稀奇,虽然建国初很多资本家的房子都被没收了,但改开后只要能拿出房产相关的证明资料,就有可能要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