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4)

时听了,并不为意,直到后来长大,经历了一系列的人情世故之后,想起,只觉得莫名的惆怅。那时侯,曾经登对的两人,早已经隔山,隔水,隔天涯了!

很多人都奇怪,像陆湛鸣这么优秀的人,怎么会喜欢上沈嘉培这样的人。不是说沈嘉培不好,而是说陆湛鸣太好,好到值得配更好的人。陆湛鸣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思考过后的出的答案就是,爱就爱了,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做什么。

陆湛鸣是和沈嘉培一起长大的,他记忆中沈嘉培最初的样子,就是一个整天跟着男孩子们疯跑的野丫头。那时侯,她还瘦瘦小小的,夏天的时候,被毒辣的太阳晒的皮肤黝黑,看上去像一棵豆芽菜,完全不象日后冷傲孤清的小公主。后来读书,学到《包身工》那一课,看到芦柴棒这个词,忽的,就想起了她小时侯的样子,然后,哑然失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记得她小时侯的“落魄”形象,真是难为自己了。

小时侯的沈嘉培是陆湛鸣的小包袱,她谁都不粘,只粘大她三岁的陆湛鸣。那时侯,女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游戏,沈嘉培的身份永远都是陆太太,虽然,男生们是永远都不会参与到这种无聊的游戏当中,虽然,她连“太太”这个词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都不知道。长大后,陈瓷还笑她,年纪小小,就已经学会花痴,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了。沈嘉培听了,把头一扬:“错了,是懂得收藏美好的事物!”

后来,沈嘉培搬家,一路泪洒北京。到了新家之后的好几天都一直吵着要回院子里,要见陆哥哥。沈家父母自然不会把一个孩子的话当真,加上平时工作都忙,更加懒得理会这个别扭的孩子。那时侯,沈嘉培5岁,还在读幼儿园,但是陆湛鸣却已经8岁,上了小学了。就这样,两人就断了音训,没了联系。开始了日后漫长人生中的第一个短暂的分离。直到某一天,沈家父母发现,这个平时聒噪调皮的孩子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少说话了,开始惊慌失措,两人一商量,决定,把这个娃娃重新扔回人群中去。

沈嘉培再回到院子里的那拨孩子中时,已经是四年之后。那是在陈瓷10岁的生日聚会上说是生日聚会,其实不过是一堆孩子聚在一起撒野罢了虽然和大家有四年的光阴没见过,但到底是一起长大的,再加上年纪小的时候,容易人来熟,这一来二去的,自然就重新熟稔起来。

沈嘉培刚一到场,眼精的陈瓷就认出来了,冲着嘉培就喊:“啊,啊,培培啊,我是陈瓷啊!”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那时嘉培还拉着父亲的手,看看陈瓷,再看看父亲,眼睛里有隐隐的兴奋和不安。父亲看出了她的窘迫,推了推她,说:“去吧,培培,那是瓷姐姐,你们小时侯还一起玩呢。”嘉培得到父亲的鼓励,怯怯的放开了父亲的手,向前走去。陈瓷还小,看不出嘉培的尴尬,只顾着兴冲冲的冲上来,拉着她的手,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沈父看了,拍拍嘉培的肩膀说:“去吧,培培,爸爸先走了,晚点再来接你。”嘉培听了,点点头,就转过身,和陈瓷往里走了。

那天到的人很多,除了院子里玩大的人外,还有陈瓷的小学同学。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聚在了一起,没有大人的管束,还不翻了天,什么花样百出的游戏都出笼了,只差把那房子拆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陆湛鸣和几个男生才提着大包小包的姗姗来迟。还是陈瓷第一个发现湛鸣一群人的到来,冲着他们就大喊:“啊,啊,陆哥哥啊,你怎么这么晚啊,我都等的好心急啊!”沈嘉培听见了,往门口一看,远远的只看到几个男生站在一起,然后,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陆湛鸣。他已经不再是她印象中的陆哥哥了,长大了,变高了,隐隐的有点小大人的风范了,在一堆乳臭未干的孩子中间,格外显眼。

陆湛鸣他们刚一坐下,陈瓷就拉着沈嘉培朝他们走去了。

“陆哥哥啊,你还记得培培吗?这个就是培培啊!”

陆湛鸣一抬头,就看见沈嘉培亭亭玉立的站在了自己面前。半大不小的孩子,腼腆的笑着,有一种小女生的安静。他站起来,笑了笑,摸着她的头说:“培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