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老天爷不开眼,歹竹出好笋,没想到孩子跟父母的性子大相径庭。
魏黎还没灶台高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从熬粥开始,稀了就被扇一巴掌,稠了又是一脚。从村小放学,他割草喂羊喂兔子,写作业都偷着写,因为魏勇看不惯他儿子比他学问高,喝醉了会直接把他的书给撕掉。
魏黎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家务,但还是会挨打。有时候严荣看魏黎笑起来不顺眼,就一耳光上去,哭起来更是难看惹人心烦,又是一巴掌,这才堪堪止住了。
周围邻居也不好插手,一是大家都沾亲带故的,二是魏黎说到底还是人家的小孩,不好管。
说到这儿,对面的大娘跟姜津感慨:“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完全就是小奴隶,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瘦得很,时不时还被撒气。”
两人赌博输了钱,经常赖账不给,债主上门,在院子里大声争执,魏勇突然转身给了旁边的魏黎一耳光:“你错没错?”
六岁的魏黎抬起懵懂的眼睛,实在不明白这时候为什么会当着外人面打他并问话,但还是实话实说:“没错……”
然后又是一脚把他踹到在地,魏勇笑嘻嘻地:“你错没错?”
明显是借着小孩指桑骂槐,对面的债主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没有……”
魏勇失去了耐心,抄起院子里的一根带刺木棍,狠狠打下来,“到底错没错?!”
魏黎怎么跑也跑不过木棍的长度,没走出几步就会重新被打倒,只好大叫起来:“错了,错了!”一旁的人实在看不下去,就把那笔破账消掉,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他就在这毫无预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挨打的家庭中长大。父母的情绪难以捉摸,逼得他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顺着两人的心意去说。
什么时候张口,什么时候闭嘴,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哪怕前一秒眼泪涂了满脸,他也能满脸堆笑地给父母做饭。不管事实如何,只要把两人哄高兴了,就能大大减少挨打的几率。
真相不重要,调动情绪才重要。
在家里,在学校里,他慢慢练习这种说话本领,调动脸上所有的肌肉去感染。年幼的孩童没有力量对抗,只能靠面部表情去表现。
这是他活下来的技巧,就像昆虫进化得跟环境相融一体避免天敌。在这种胆战心惊的氛围中长大,要么进化,要么被残忍吃掉。
然后,这种本领就深深刻在魏黎的脑海里骨头里,一旦周围有什么风吹草动,一旦有什么威胁,他会下意识地调用,看不出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