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曹丕的《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 终以博弈,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玩法的解释:“弹棋:古代一种桌面娱乐游戏,起源于西汉。据葛洪《西京杂记》, 汉成帝时,臣子担心蹦鞠运动量太大伤身,于是献上了弹棋替代。据载,弹棋的玩法是,两人对局,黑白棋子各六枚,一方用手指弹棋子击打对方棋子,至曹丕时甚至发展到用手巾拂拭击子。弹棋在文人之间非常流行。”《乱世来鸿:书信里的三国往事》作者成长,现代出版社p126-127
6.夯土墙:
“两汉时期北方因气候相对干燥,温度适宜,其聚落的建筑形式一般为是用砖砌或用土夯筑房基,房屋墙体以夯土墙为主,屋顶由檩木、瓦(或草)结合而成,墙体和梁柱共同支撑屋顶,房屋结构大多是平地而起的土木结构。如从辽阳三道壕遗址中可看到居址中房屋的黄土墙基,部分墙基还有柱础石三杨庄遗址本身被黄河洪水携来的泥沙所覆盖,因而保存较为完好,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屋倒塌后的砖砌墙基、夯土墙以及筒、板瓦扣合的屋顶。与北方不同,受潮湿多雨气候影响,两汉时期其南方地区的居室形式多为干栏式,如在湖南里耶古城内发现多处干栏式建筑遗存。岭南地区还出土了汉代的干栏式建筑陶模型明器,其屋顶为悬山瓦顶,上面的房屋用以住人,下面用作猪圈。由此可见,因气候、地理条件的不同,古人顺应自然环境所创造的聚落景观也各不相
同。”
“汉代,乡村聚落的围墙大多是用夯土构筑的(在北部和西北边境地区根据其自然条件也有用石垒砌的城墙,但数量很少,不具有代表意义)。虽然砖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但在西汉主要用来修建陵墓、宫殿和宗庙,到东汉后期,城墙建筑才开始以砖为材料。即便是在汉末,砖应该也不太可能被广泛地用作构筑农民居住地的围墙。在这种背景下,用夯土建造的围墙,若不经常进行维护,无疑容易遭受风蚀雨侵、地震及战乱等对它的破坏。《睡虎地墓竹简·徭律》中有刑徒为邑中修墙,要保证一年内不坏。有的墙土质疏恶,禁不起雨水冲刷,有的墙一次毁坏“过三堵以上”,若是夏天坏了,暂时不要补修,到秋天无雨时再修;《秦律杂抄》讲戍者筑城郭或补城,也要保证一年不坏,否则主管官吏要受处罚。在汉代,暴风雨或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官寺民舍、城郭破坏比较大,如《汉书·五行志》载:“元帝永光五年夏及秋,大水。颍川、汝南、淮阳、庐江雨,坏乡聚民舍,及水流杀人……成帝建始三年夏,大水,三辅霖雨三十余日,郡国十九雨,山谷水出,凡杀四千余人。坏官寺民舍八万三千余所。””
摘自 郑州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两汉农民生活》作者陈冬仿,p34,p42
第7章 第7章(修)
虞临的大脑极罕有地迎来了一片短暂的空白。
他飞快地瞥了眼惨死当场的木棋子,眼里流露出了极为明显的难以置信。
是了。
这两枚棋子并不是耐高温和击打的轻量合金材料制作的,只是经过简单处理的木块。
虞临轻轻抿唇,破天荒地感到了一丝无措。
在一片意味不明的死寂中,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反应比较好。
他现在的情况是……不但在没有付出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读完了诸葛亮的珍贵藏书,还弄坏了对方的漂亮棋子。
本能地将罪魁祸手拢回宽袖,虞临看向正眼睛大睁地看向他的诸葛亮,语气僵硬地承认了错误:“抱歉,孔明。”
可惜另外三人在将他刚刚一连串的神态变化尽收眼底后,也彻底从震惊里缓过了神。
然而他们非但没能体谅他此时颇感手足无措的心情,反而齐齐爆发出了毫不客气的大笑声。
崔钧与诸葛亮的笑还算含蓄,只是一个以拳抵唇、轻咳着错开视线;一个低头掩饰唇角上扬的弧度,肩头微耸;徐庶则笑得最为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