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呼厨泉依附袁绍之事,可谓众所周知,此前虽是按兵不动,但钟繇始终未曾放松警惕。
他也曾派人探听南匈奴人态度忽然变化的缘由,倒是驿馆中有通晓匈奴语的几位并州军士,恰好撞上匈奴使者间发生激烈的争吵。
其中就提及半个月前有一壮士孤身抵达平阳,三箭射倒城头的大纛后竟是全身而退,至今不知影踪。
急匆匆追出去的骑兵,只在沿途看见多具同样受一箭贯颅的匈奴骑尸首,问起村落中人,却都惊慌失色,口口声声坚持此乃汉诅。
匈奴王庭自然不信这是汉人的诅咒。
可那霹雳惊雷、长虹贯日的箭矢,竟能自叫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千尺外之遥精准洞穿旗杆、叫威凛大纛于众目睽睽下轰然倒下。
那携鬼神之威,惊天动地的三箭,断然作不得假。
得不到那人的丁点线索,无用的守军甚至连那人的面孔都未看见至少留下的那三枚铁箭簇的制式很明显,是曹操军中工匠特有的。
这叫匈奴人坚信那名鬼神般可怖的箭手,就是曹操所派来专程警告他们的了。
荀彧不禁蹙眉。
平阳一地,虽名义上属河东郡,受司隶校尉钟繇管辖,然也紧邻并州,且早早沦落匈奴之手。
主公现集中兵力与袁绍苦战于官渡,分/.身乏术,正缺精锐之事可用。
又岂会遣最得用的壮勇之士远赴平阳,只为示威于并不成气候的南匈奴?
作者有话说:
1.土龙刍狗 :土龙(祈雨用,泥土捏的龙),刍狗(用稻草扎的狗),这两者都是祭祀用的摆设
《三国志·蜀志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诸葛亮写给杜微的信:“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2.骐骥长鸣,唯伯乐照其能
化用自曹植的《求自试表》中的 “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比喻有才能的人需要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第20章 第20章
这未免也太巧了, 虞临想。
由常山真定至许都的途中,他不出意外地遇上了好几批强盗。
只是其中的大多数,在刚与他打上照面后, 要么选择视若无睹,看也不看他;要么索性调转方向,马不停蹄地往别处去了。
他虽不知其中原因,但也乐得省了麻烦。
直到又遇上一波拦路盗匪,且正好撞见他们袭击一只由返乡流民临时组建的队列。
因受袭而四处奔散的百姓匆匆一瞥来人,都感觉透着说不出的诡谲。
这人身形颀长,以玄色布巾覆面, 虽看不清容貌,仍难掩那身超然仪态。
他腰佩长剑,姿仪闲雅,着宽袖长袍, 袍袂纤尘不染、应是士人。
叫人费解的是,他未御马, 竟是孤身独行,见这兵荒马乱的一幕,居然也不改容色……
神色惶惶的人群, 连家当都顾不上了,当然没功夫想其他的。
只看了几眼后,他们便忍下不见官军相救的希望, 迅速低头, 继续朝外拼命逃跑。
“还愣着作甚, 有贼杀人, 还不快走!”
也有好心的不忍这名奇怪的独行者遭难,大声劝他一道逃走。
“哪里逃!”
这一幕被不远处追击他们贼匪看见, 便毫不犹豫地冲这不知是敌是友的路人方向,接连射出了数发箭矢。
他们哪里知道,这便扎扎实实地触发了对方的反击机制。
即便背对着贼人的方向,也能听出箭矢破空的声音。
那几个好心人一边懊恼自己多管闲事,一边本能地缩头躬身,试图躲避那从后射来的箭头。
下一刻,他们所听到的却不是箭矢入肉时那毛骨悚然的“噗嗤”声,也未有锐痛袭来,反而是有一串琅如玉环相击的脆声入耳。
适才那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