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悬着的心,就彻底放下来了。
这般品貌,又岂会是恶人?
自己先前提心吊胆,实在是杞人忧天。
不知同行者的心态变化,唤住虞临的这位士子本还有些忐忑,但在仔细观察过那双眼后,他是彻底认出来了。
尽管只是那日在襄阳城中见过一面,匆匆聊过几句,以对方之丰神英姿,任何人都难以忘怀。
他不似其他百姓那般形容狼狈,笑容浅淡却温和:“不知虞君可还记得,当日于襄阳城中,你我经州平所引,曾有一面之缘?”
虞临盯着说话之人看了一瞬,便在记忆中检索出了对方的模样。
是他离开荆州那天,与崔州平同行时遇见的十几位打招呼的人中的一人……要是他没记错的话,对方的名字应该是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
虞临微微歪头,口吻却很是确定:“可是杜君?”
“正是杜某。今日万幸得遇虞君,受救命之大恩,难以言谢。”
杜畿现虽无官无职,却曾受举孝廉,且官至汉中府丞,不同于真正一袭白衣的虞临。
即使有救命之恩,他只需行长揖礼,也够表尊敬之意。
此时此刻,他却是毫不在意地双膝着尘,要扎扎实实地向虞临行稽首礼。
然而他才刚要拜下去,就觉得身上陡然一轻。
视角骤然转换,他愕然发现,自己竟是被刚才站在至少十数步之遥的虞临给扶起了。
他是心怀真挚谢意,并非做戏,因此本能想要挣开虞临的搀扶,强行完成这拜礼
可即便是才亲眼见证过对方的那神乎其技的剑术,他也绝不可能料到对方可是能单手搏虎制熊、天生神力的奇人。
虞临甚至根本没有发现杜畿有过挣扎。
他只当那点微不足道的力道是对方没站稳,于是稍微用了一成力,就像拨弄个柔弱婴孩一样,轻松将人给扶正了。
刚刚发生了什么?
杜畿只觉方才被一股根本无法抵御的巨力所裹挟,就如残叶入江流,不知不觉就已经站住了。
他神色恍惚地看向虞临。
想到这是崔州平的朋友,虞临再开口时,态度就有所变化。
在杜畿看来,对方的眉目间如冰雪初融,隐隐褪去了几分疏离冷淡:“州平之友,即为我友。方才不过举手之劳,杜君不必多礼。”
此真乃一朝夏日可畏,一朝冬日可爱了。
杜畿情不自禁地想。
作者有话说:
1.夏日可畏(比喻严厉可畏),冬日可爱(比喻温和可亲)
典故出自《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2.杜畿负母归乡和他遭遇抢劫的时间点: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裴注《魏略》曰:“畿少有大志。在荆州数岁,继母亡后,以三辅开通,负其母丧北归。道为贼所劫略,众人奔走,畿独不去。贼射之,畿请贼曰:‘卿欲得财耳!今我无物,用射我何为邪?’贼乃止,畿到乡里。京兆尹张时,河东人也。与畿有旧,署为功曹;尝嫌其阔达,不助留意于诸事,言‘此家疏诞,不中功曹也’;畿窃云:‘不中功曹,中河东守也!’”
翻译如下:杜畿年少时就有大志。在荆州居住了几年,继母去世后,因为三辅地区道路畅通,便背着继母的灵柩向北返回故乡。途中遇到贼寇劫掠,众人纷纷逃走,唯独杜畿没有离开。贼寇用箭射他,杜畿向贼寇请求说:“你们不过是想得到财物罢了!如今我身上没有值钱的东西,用箭射我又有什么用呢?” 贼寇于是停止了攻击,杜畿最终回到了乡里。
京兆尹张时与杜畿有旧交情,便任命他为功曹。张时曾嫌弃杜畿为人豁达不拘小节,认为他在处理各项事务时不够用心留意,还说:“这个人疏狂放诞,不适合担任功曹的职位!” 杜畿私下里却说道:“我杜畿虽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