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几乎立刻就被哄开心了。
年纪最小的曹熊抢着回答:“是为了蒲桃!阿丕想吃蒲桃。”
曹彰赶紧补充:“是阿兄!”
不敬只放在心里,或者私下里兄弟间说说就是了,怎可当着其他人的面,直呼兄长大名呢?
曹植则莫名有点羞答答的,眼睛看似一直盯着底下的土墙看,却又时不时睨虞临一眼:“若劳烦过甚,则请足下作罢。”
他们提出的问题,对虞临而言实在很好解答:“蒲桃藤确有几株,再过十日,应就都能熟透了。”
他此时面色如常,心里却稍松了口气。
当然不是因为蒲桃。
而是经过这几句对话后,他确定了一点好像只有名叫植的这只幼崽说话特别文绉绉的。
作者有话说:
一般周一是断更休息日,这点短期内不会变。但毕竟才入V,我企图骗()多一点读者进坑帮助我后天上收藏夹那个榜单,所以今天破例更新
注释:
1.耿纪与杜畿的交情(跟荀彧听壁角是同一个典故):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裴注《傅子》曰:“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 ”
翻译:杜畿从荆州返回后,到了许都。拜见侍中耿纪后,两人彻夜交谈。尚书令荀彧与耿纪的住宅相邻,夜里听到杜畿的言论,认为他不同寻常。次日清晨,荀彧派人对耿纪说:“身边有治国之才却不举荐,你还凭什么担任这个职位呢?” 荀彧召见杜畿后,两人一见如故,然后荀彧将杜畿推荐给朝廷。
2.侍中受九卿中少府所辖,为皇帝身边的侍从长官、需亲省陛下起居,甚至包括执虎子的职事
执虎子是尿壶,是的,所以侍中的职务包括帮皇帝提尿壶,然后一边上厕所一边对话……足够亲密了。
《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侍中,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或置或否。
3.本文目前的时间线是建安五年(200年)7月初,曹彰出生于189,曹植192,曹熊出生年份不详,推测为195,虽然早卒但留有后代(所以死时至少也15岁了?)
《三国志·魏志十九·任城陈萧王传》:原文“萧怀王熊,早薨。黄初二年,追封谥萧怀公。太和三年,又追封爵为王。青龙二年,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户。六年薨;无子,国除。”
翻译:“萧怀王曹熊,早死。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 ,被追加封爵、谥号为萧怀公。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 ,又追加封爵为王。青龙二年(公元234) ,儿子曹炳,继承了他的爵位,封邑为二千五百户。曹炳死后谥为哀王,没有儿子,封地被撤销。”
4.蒲桃=葡萄,曹丕粉都知道是他的最爱了,还写过一首蒲桃赋。
这里摘录来自《中华遗产》2024年01期专辑《舶来果蔬史》p34的内容:“虽然西汉引进了葡萄,但直到800年后的唐朝初年,葡萄在中原的种植面积都相当有限。《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大宴群臣时,侍中陈叔达舍不得吃宴席上的葡萄,想着带回家奉母。陈叔达过去是江南陈朝的义阳王,这样的出身都鲜能尝到葡萄,可见其珍稀。
葡萄如此,葡萄酒更是令权门势家都可望而不可求的珍品。东汉末年,扶风人孟陀大气地给汉灵帝的宠宦张让献上了五斗葡萄酒,以此买得凉州刺史的官位。所以,等唐太宗灭了高昌国后, 唐朝便急不可耐地引种高昌“马乳葡萄”,并学习其酿酒法。
在汉唐时代,身为君主能吃上葡萄,实际上就等同于自己的武功远播西域,是四夷认可的真命天子。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面对东吴献上的龙眼、荔枝,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