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最重要的宫殿,皆是近两三年才陆续完工。

见时间充足,虞临甚至还心血来潮,给荀彧准备了一个小礼物。

在回去前,他最后登上了皇帝开年时祭天用的毓秀台,居高临下地俯瞰这座城市。

四处并无遮挡,他的身形在月辉中暴露无遗。

也因此,虞临清晰地察觉到,有几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还有短促和慌急的呼吸声。

他刚下意识地凝神去听时,对方就彻底屏住了。

见对方并没有大喊大叫、招来更多卫兵逮捕自己的意图,虞临便彻底不去在意对方,继续专心俯视城中星罗棋布的街道。

不过少顷,他就彻底记清楚了这座小城中不算复杂的布局。

随他利落一跃,高台处便彻底没了踪影。

那些暗中窥探的卫兵将这一幕清晰纳入眼底,不禁狠狠地抽了一口凉气。

荀彧自是不知,他以为正于寝室安歇的虞临,已经在宵禁的城中逛了半宿。

虞临所呈之文书着实精妙绝伦,鞭辟入里,他这一读,便是彻夜。

待天光渐明,蜡炬成浆,片刻未眠的他心神亢奋,身体却难免感到些许疲惫。

在下仆小心翼翼地第三次提示他时辰时,荀彧方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尚余一半的文书。

已经到了同从兄荀悦、友人孔文举一同进宫,为陛下侍讲的时候了……

“传朝食至此罢。”

还思索着文书中的内容,他心不在焉地洗漱着,顺口吩咐道。

话刚说出口,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竟险些遗漏了虞临。

他于是立即改口道:“且慢。先遣人视子至可已醒来。若未,莫去扰他。若子至已起,便问他愿前来中堂共食朝膳。”

“待得子至答复,再定传膳之事。”

说完,他任由下仆接过手中那濡湿巾帕,正想回到案前,在虞临的回复传来前再读上几行字时……

转身间的眼角余光,偶尔落在了窗台处的一物上。

那是何物?

荀彧微微凝眉。

他处事机要,书房中一笔一纸,皆可能涉及机密,是以他对屋中陈设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他可以肯定,在昨夜之前,窗台上还不曾有物……

荀彧一边沉思着,一边缓缓踱步至窗棂前,以手抬起竹帘。

是一束叶带凝露,竟早早盛放了的木樨香。

作者有话说:

1.曹彰不爱读书

《三国志·魏志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tz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 、 《书》 。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做博士邪!”tz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 ”tz曰:“为将奈何? ”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tz大笑。

2.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仰望那太阳和月亮,引起我悠悠的思念

出自《诗经·邶风·雄雉》

3. 古人相信“相思至嚏”=被想念的人会打喷嚏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女子从睡梦中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心里思念着远方的人,希望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以至于自己打起了喷嚏

出自《诗经??邶风??终风》

4.宵禁的介绍在《古代中国的24小时》作者柿沼陽平 八旗文化出版社这本书里有简单介绍 p64,但他引用的是《宫崎市定全集7六朝》,岩波书店1992,p87-115,但我没能找到他注释的原版进行对照,所以严谨一点的话这里存疑。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里都没有清晰指出这个时候存在宵禁(至少我没有找到),不过考虑到那个时候普遍存在,所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