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富户的捐助,我们也没钱了…”师爷又低声对卢岩说了句“要知道我们屯堡还有千人要养…还有那些马匹……如今骑兵已经暂停了…”
卢岩皱眉。
“骑兵不能停,必须练,我们跟鞑子差就差在骑兵上……”他转头说道。
“没钱。”师爷很干脆的答道,“人好说,马可不听这个,饿一顿都不行。”
钱粮问题的确很严峻,大家都沉默一下。
“咱们再想办法。”卢岩说道,脸上露出笑容。
连最心念的骑兵都练不了,这还能笑得出来?师爷很惊讶意外,抬眼看,却见对面刘梅宝过来了,顿时恍然,翻了白眼。
“一大早你就来了,快回去歇歇吧。”卢岩握住她伸过来的手带着几分担忧说道。
“没事,”刘梅宝笑道,“你忙完了吗?”
卢岩点点头。
“那咱们去窝棚那边转转,整理的一批捐赠上来的被褥旧衣衫,我们去送给他们。”刘梅宝笑道。
“这些事太太不是组织了一些妇人们做吗?”师爷在一旁插嘴道。
“是,不过,大人偶尔去一趟也不错。”刘梅宝对他笑道。
卢岩对她的话从来都是没有不应允的,刘梅宝让仆妇招呼那些帮忙的军户的家眷抬着那些被褥衣衫,夫妻二人便一同向内走去,师爷带着一众人跟随。
看着这么一群人走过来,饥民们很是惶恐不安。
看着这些衣衫破旧,身上满是冻疮,四肢干瘦的饥民,大家一行走来,心情也是很沉重。
依次将衣衫被褥送给饥民,每一处刘梅宝还矮下身对他们嘘寒问暖,甚至还将幼小的孩童抱起来。
“孤儿是不是很多?”卢岩问道。
刘梅宝便看身后抬着被褥的一个妇人。
这个妇人穿着简朴利索,正是江大山的媳妇,柳娘子。
“柳娘子,你们统计了多少了?”刘梅宝问道。
“回大人太太到昨日为止,共有一百八十二口,其中男童九十七口。”柳娘子声音响亮的答道。
为了宽慰刘梅宝,卢岩便让她做些安置灾民的事,刘梅宝除了自己坚持每日亲自施粥外,还组织了家中的仆妇以及驿堡里的妇女家眷,具体的由这柳娘子负责调遣军户所有妇人。
陡然成了上百妇人的指挥,柳娘子激动的红光满面,每日操劳也不觉得累用江大山的话来说,好似那读书人中了秀才一般春风得意。
“好好安置。”卢岩点头说道,一面接过柳娘子手里的一件旧皮袄,走到一个坐在窝棚前的老者面前。老者面色枯黄,神情木木,看到身材高大的卢岩以及身唐簇着的众人,知道这是一个大人物,惶恐的就趴下叩头。
“老人家,快起来。”卢岩忙矮身扶起他,亲自将皮袄给他穿
老者诚惶诚恐唯有流泪道谢。
卢岩一众人又依次走下去。
“这是什么人?”老者怔怔的看着远去的众人喃喃问道。
“这是操守卢大人和太太。”有人大声说道。
四周的饥民闻言很是惊讶。
这些日子他们日日领粥?自然知道是谁救了他们的命,给了他们安身之处,便是这知府大人和这河中府的操守官。
再看那时时刻刻在四周巡逻,防止斗殴哄抢坑蒙拐骗奸淫妇女幼童的兵丁,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英气十足,与一路而来只会驱逐甚至抢掠他们的大周官兵完全不同。
这些兵就是这位操守官卢大人的练出来的。
“苍天无情,知府大人卢大人恩深德厚啊。”老者忽的流泪振臂大呼,然后匍匐地下。
伴着这声,这句话被一声又一声的传开?在偌大的窝棚掀起一片声浪,这声音凄扬悲苦却又带着满满的慷慨之气,千人同时流泪喊来,只让站在其中的卢岩又是意外又是心中微酸,再看身旁的众人皆是神情激动,那些妇人们已经掩面哭泣。
这一幕传到知府大人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