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子本是爽快利索的人,这会儿心暖暖融融的,就像章小水说的,不能把对别人的失望放在和章家的相处上。

她脸上阴霾消散,和章有银李瑜说起未来规划,又说起章有银要摆摊卖的东西。两人都是这样优秀的厨子,在一起碰撞出好些东西。

后面两三天,章家父子都忙着准备开摊的事情。

之前秋天的时候就和老木匠定制了摆摊用的推车,和板车差不多样式,前面两个轮子,推车手扶中间有撑架可固定推车,车身也没做太大,确保能在小巷里穿梭。

车身较高,对章小水偏高挑的小哥儿来说,站着摊饼都有些吃力,但对于章有银来说正好。车身高了里面空间就多,分了两层,最上面是炉灶,手臂长的小菜木格子,格子比木钵大比洗脸小,一共做了十二格。下层用来放柴火,板车左右车厢还内嵌了水桶。扶手边的车身有抽屉,用来放铜钱的。

老木匠从来没打制过这种车子,推到周家的时候还有些忐忑,章有银跑来看,很满意。甚至他没考虑到的遮阳遮雨油布,老木匠都做好了。车的四角安置活拴,下雨时,可以固定支撑起四个支架绑着雨布。当然一般下雨就不会出摊了,但夏天多雷阵暴雨,有比没有好。

这车比一般板车要贵个一百文,老木匠坚持按照板车的价格收钱,但章有银不想占便宜。这就少不得村里熟人付钱时常见的推拉一番了,最后老木匠还是接了钱,笑呵呵的说了些开张大吉的吉利话。

车身还插了等人高的竹竿挂着招牌幌子,那幌子是李瑜早早就准备好的,长方红布,用银线刺绣的大字“章记食摊”。风一吹一晃的,很招惹眼球

但是周小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提出来把红布下方做成流苏,彩色的,食客肯定记忆深刻。

他这个提议出来时,大家都沉默了。章小水想到周小溪的屋子里全是流苏,这是对流苏爱的深沉。

不过章小水顺着周小溪的思路想了下,提议把流苏下挂着一些编织的小动物,比如棕榈叶子编的蚂蚱、毛毛虫、小猫小狗之类的。这肯定能吸引小孩子。

顺着吸引食客这法子,众人又想了好些法子。

章小水以前就观察过了,“一般人家是先做出来一个切成很多小份端出去试吃,只要吃了,老板再笑脸问问要不要买,食客脸皮薄,都会买的。当然我不会这样问的,不然就强买强卖了,还要他们自己喜欢。”

周小溪道,“会不会有人只试吃不买啊。占小便宜的人可是很多的。”

章小水觉得还是少数,不过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到时候随即应变就是了。

“不过,我爹手艺肯定没话说的,尤其是我爹和奶奶一起研究出了秘制辣椒酱汁,可香了。”

当天晚上,四家晚饭都是章家送来的卷饼。

给周家送了四个,每个分成了两段成了八份。面皮酥黄裹着里面小菜,豆芽、胡萝卜丝、豆皮丝、洋芋丝、白菜丝、还有一点开胃的酸萝卜。刀工很细,根根分明,卷在一起切面浸着香浓的汁水,五颜六色的看着就满足,周小溪还没开口就忍不住吞了下口水,把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口咬下去,口感丰富满嘴的香浓。

“唔,这个大杂烩竟然味道不争不抢,那辣酱真的很香,清淡的素菜香味都像吃肉一样香。”

周青山不会说,只一个劲儿吃,吃了好大两口后才想起来要给田幸,田幸看了他一眼,当着公婆的面多难为情。

周青山见田幸没明白,他道,“交换吃啊,你这个是和小溪分的,我的是和小月牙分的,里面菜都不一样。”

田幸闹了个脸热,不过这卷饼确实很香,把脑子都吃迷糊了。

周圆以前是吃过卷饼的,非要说不同,那就是食材鲜一点,卷饼不薄不厚,口感绵软有韧劲儿,吸了汁水浸泡的香。再就是那秘制的辣酱味道确实不同,卷饼可以模仿,但这辣酱难。

听说这辣酱是章小水章有银吴婶子三个琢磨出来的。辣酱里面放了芫荽、盐梅、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