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赵丽花又问起了别的,“他家定的什么价格啊?”

孙傲梅道,“这我就不清楚了。”

当天晚上,章有银父子就赶着牛车进城了。

刚开始去,有个人帮忙打下手会熟练的快些。

吴婶子叫章有银放心,有她在,李瑜保管健健康康的,以前周家大太太的孕期饮食都是她做的。

她之前在周家闹的不愉快,还是她孑然一身过于把周家太太当做自己亲人,忘记了身份。有些地方管的宽,多了口舌,自然令人不喜。

但在章家住了几天,她发现自己没这个毛病,因为每个人都能直接摊开说真话。每个人都不会委屈自己将就他人,但又不会让他人不舒服。即使亲人又相互尊重,章家人对周小溪春妮儿也这样,对她更甚。

吴婶子住的舒服,又忍不住操心起来了。

李瑜其实肚子吃的有点大了,开年就要生,得控制下。好在她也有接生经验,摸的胎位是正的。她的几个孙子都是她接生出来的,周府下人有孕也是她接生的。

知道吴婶子还能接生,章有银那心结结实实的放心底了,笑着说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把吴婶子哄的笑不拢嘴。

章家的田梗不通车,板车都是放在周家的,从周家走时,虎二郎、小月牙、丸哥儿都蹦跶跳着挥手送他们,叽叽喳喳喊道“大发财”“赚多多”,反正很是热闹。

正是放工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村里人了,都笑呵呵的提前说些吉祥话。

眼底还有遮不住的羡慕。

因为他们都知道章家这次进城,一定会赚钱的。

第122章 出摊

搬来城里的床是夏天的竹席床, 买了两口铁锅,开了灶火,烘了湿冷, 茅草屋里被熏的有了烟火气息。

虽然父子俩尽量一切从简, 但是搬家就是麻烦,拉了两天才把桌椅板凳扫帚铁铲等日常用具备齐。

章小水没在这里吃饭, 把牛拉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搭周青山送豆腐的车进城。

他不在家的时候,放牛的任务他本想花三文钱请王二郎干的,但是春妮儿主动揽下,说她干。

最近放牛也简单,把牛放稻田里吃稻茬儿就行。这水牛很通人性,不会乱跑, 在村子里放也不怕外村人来偷。

村里人还很喜欢在他们家里放牛,牛吃的多拉的多, 牛屎都是能卖钱的肥料。

第二天, 章小水早早就搭着周青山的骡车进城了。

章小水有些激动, 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的。他觉得和周青山肯定很有话聊, 因为他们都是老板儿子,是小老板了。

周青山可没章小水敢想,章小水嘴里各种盘算,把小食摊做成小食肆还开饭馆。周青山听着就很有拼劲儿,还觉得他家真的能成。

但是周青山就没这些想法,他都听他爹和夫郎的。

不过两人都信誓旦旦章记小吃摊能赚钱,可进了城里心里还是紧张起来, 万一生意不好咋办。

那房租瞧着没多少,不到二两, 但是其他行头配置起来,一共也花了近四两。就是三把锁都花了九十五文。

别提,他爹还想买头骡子往返家里方便,可不得十多两了。

章小水想着,就听周青山道,“哎,前面堵起来了。”

正是上衙上学的时候,县城拢共就两条主街,可以三架马车并行。

但这会儿都朝一个地方赶时间,都想冒头超车,自然就堵起来了。

骡、马、驴子甩着尾巴随地拉,地上都臭烘烘的,好些小乞丐当街捡马粪骡子粪,一点都不怕被蹄子撅的,这导致更加走不通了。

至于为什么没人驱赶,自然是小乞丐帮他们捡粪便了,就少了五文清扫费。

章小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马车骡车,原来他们县城这么多有钱人家。章小水忍不住搓搓手,叫周青山不用送他了,他跳下了骡车,巡视他的这些潜在食客。

大家好像都对堵车习以为